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之星命- 第187章 丶东吴水军(3/3)

文/柠檬咘酸
三国之星命 | 本章字数:1110  | 三国之星命txt下载 | 三国之星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三国大骗子我没想当大剑豪啊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我能看见秘藏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特种兵之全能系统我是大当家
。/p

东吴经略辽东之举总体而言是得不偿失,损失惨重,三国鼎立的形势众所周知,东吴与西蜀在没有消灭曹魏大敌的前提下,偏安是不会有出路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孙权与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相同的。东吴优在水军,与敌相搏能占上风者大抵在江滨,至少也得力于水军的支援,倘在内陆腹地,即使取胜了也不易持久。这就不能不使孙权产生运用水军优势,由海道觅口岸北伐的谋略;或至少可以从海上夹击以收对敌牵制之效。而要利用海道,则在辽东获得据点无疑能得形胜。事实上当时的公孙渊的确对曹魏怀不臣之心,诸葛亮一死,司马懿无西扰之忧,马上不辞远征,吃掉了这一心腹之患,也可资证明。只可惜孙权限于地理上的劣势,加上遇到的公孙渊是毫无信义可言的军阀,当然,孙权选择的时机也不十分恰当,孙权在辽东问题上不管成败利钝,不顾陆逊、张昭等重臣力谏而一意孤行,不排除他性格中存在的“昏虐”、“暗塞”、“无道”缺陷,但总的说来还是他不甘偏安、积极进取思想的反映。何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孙权这一奋力拼搏,客观上却开辟了由东海至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航线,自秦汉以来未能形成的大东北与大东南的直达航路得以贯通。后世晋朝南渡,就是通过这条航线派遣王齐、徐孟一行渡海北上连接辽东慕容氏,而六朝时期亦是由此航路频繁与朝鲜半岛诸国贸易。因此孙权此举损己利人,做出了一些贡献。/p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登皇帝位,称吴大帝。同年秋九月,东下定都建业。经过数十年不断努力,东吴国力迅速发展,造船业更是如日中天,不但西蜀“门泊东吴万里船”,而且东吴的船队还纵横南海,扬威欧亚。/p

珠崖、儋耳均在海南岛上,汉时为两郡共十六县,珠崖郡治在琼山县东谭都,儋耳郡治在儋县义伦。早在吴黄龙二年,孙权就看上夷州及朱崖,欲遣偏师取之。但因为夷洲、亶洲之行的得不偿失,对朱崖之行也暂时搁置。其后东吴舰队一直往返于长江口和辽东之间,无暇南顾。事隔十二年,东吴海军终于有功夫向南海进发了,孙权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兵三万自海上远征珠崖、儋耳,重将两地纳回东吴版图。是年壬戌,孙权复置珠崖郡,领徐闻、朱卢、珠官三县,属交州。/p

当时,南方有一个叫交州的地方,三国时,已成为南海诸国对我国贸易的主要中心。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践阼,孙权使命称藩,魏文帝封孙权为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交址太守士燮卒,其子士徽作乱,被东吴广州刺史吕岱“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而灭,从此交州之地彻底为吴所据。同年,吕岱派遣从事前往南海诸国,宣扬吴国声威,促使诸王,各遣使奉贡,东吴的水军征南讨北,也成就了几位大都督,这个以后再提,东吴大都督,曹魏八良将,蜀汉五虎上将可不是浪得虚名。/p


状态提示: 第187章 丶东吴水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87章 丶东吴水军(3/3) 返回《三国之星命》目录下一章:第188章 丶贾诩,书院,故事(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