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起,和墨便从杨徽的世界里彻底没了踪影。她没有去找和墨,和墨也没有再来找她。或许他们便这样默契地结束他们彼此之间的牵绊,而后各自继续自己的人生。三平坝的人最初问起杨徽这件事,杨徽只说两人不合适就分开了,也没有更多的话。后来大家顾虑到杨徽的感受,便不再在她这里提起和墨。/p
杨徽不后悔这样的结果,无论和墨做怎样的决定她都能接受。只要他能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能够不用再背负有关于她的责任生活在光明之中,她便能接受这个结果。/p
当初她与和墨在一起是因为爱他,如今与他分开亦是因为爱他。/p
杨徽抬手抹去眼角的泪水,将盒子关上放回屉子里,长长地叹了口气。/p
她无怨无悔,只是有许多的遗憾,与许多的悲伤难过。/p
*/p
新年过后,天气逐渐转暖,进入怒江的路也陆续通了。杨徽与村里几个老师到镇上邮局取了许多快递包裹,都是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寄来给希望小学学生的衣物、图书、文具等一些东西。/p
邮局小今抬手朝杨徽挥了挥,叫她过去,将一份包裹递给她:“这个是给你的,又是昆明来的,每年新年来一份,挺准时的啊。”/p
杨徽笑了声,谢过小今,目光扫了一眼快递单上寄件人一栏,又笑了声。/p
时致远每年都会给她寄一份新年礼物,不便宜也不算名贵,第一年是一件鹅绒服,第二年是一双靴子,第三年是几斤银耳,第四年是几瓶枸杞。杨徽每次都会估算着价钱,把钱打到时致远卡上,时致远也不拒绝,每年依旧这么送着。/p
杨徽回了家,拆开包裹便看到一张新年贺卡,打开来是熟悉的字迹:杨徽,新年快乐。恭喜你又多活了一年。保重身体。/p
杨徽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折起贺卡,将时致远寄来的天麻和银耳收起来。时致远总是喜欢给她寄这些“补品”,说是能补肝补肾。杨徽无奈得很,却也感激得很。只是她更希望的是时致远能放下她,放下这份执着。/p
可她又放得下和墨吗?/p
他们不过个人有个人的执着罢了。/p
屋外有人叫杨徽,杨徽回过神来走出去。来的是学校的何校长,一坐下便开口道:“是这样的,今天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那边来电话了,说下个月电视台……哦也不是电视台,就是个类似电视台的项目要来我们这里,帮我们做直播带货。我大致了解了一点,就是要在网上现场直播我们这边的情况,然后在直播的平台上卖我们这边的特产。”/p
“教育局的意思呢,是趁这个机会给我们希望小学也做个宣传片,在直播的时候放出来,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们的努力和困难,也能够给我们这里的学生提供可能提供的帮助。”/p
杨徽听见何校长说起“直播带货”,愣了一会儿,没有完全消化这个词。/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3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4章 3)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杨柳溪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