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期间总有那么一些考生出现那么几种突发状况,要么是忘了带证件,要么迟到了,要么跑错了考场。/p
崔萍为了防止学生忘带准考证的事情发生,提前将班上学生的身份证与准考证都集中收了起来,高考这一天早早到了学校,依次分发给学生们。/p
杨徽从崔萍手里拿到了准考证,听见崔萍与她说:“杨徽,你一定没问题的。”/p
杨徽愕然,这是三年来崔萍对她说过的唯一正向的鼓励话语,以往她总是批评杨徽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可高考这一天竟然给予了她莫大的肯定,倒叫她有些受宠若惊。/p
杨徽将准考证揣在怀里以免被雨水打湿,抬头看见了考场上方挂着的横幅上那一行字: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五华区昆明民族高中考点。/p
杨徽原本波澜不惊的心绪又起了波澜,一层一层荡开,不算汹涌,却也起起伏伏。/p
终于等到这一天。/p
终于走到这一天。/p
“杨徽,你自己也喜欢读书,想考大学,对不对?”/p
“那我们就一起去北京。徽徽,你不要忘记了这个约定,知道吗?”/p
“阿徽,昆明这边的学校很好,在这边你就可以考大学了。”/p
“我不知道知识会把你的命运改成什么样子,但我知道,社会的整体进步,要靠文明的进步,而社会和文明的进步,就要靠知识,要靠读书。”/p
……/p
那些话又回荡在耳边,那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仿佛昨夜爷爷为她点燃了煤油灯照亮书本上的字。仿佛昨天和墨与她比赛算题。仿佛昨天陈曦将一本《新华字典》放在她手上。仿佛昨天李清华低头为她解答一道难题。/p
仿佛昨天,和墨望着远山的太阳与她说:“徽徽,太阳是最明亮的,我们要去最亮的地方,好不好?”/p
她又想起许多年前,那时她与和墨不过是两个只及大人腰间的孩子。清晨东方未亮,她便背着,戴上煮好的包谷,独自一人穿行在薄雾之中,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那无数个清晨里,她怀揣的是对未来的向往与喜悦。/p
这段曾经弥散无数迷雾的道路终而迎来了第一个站台,她走下站台,看见指示标上指向前方的箭头,便知道她所走的方向、所上的车是没有错的。/p
就这样走下去吧,杨徽,就这样走下去。/p
杨徽眼眸中酝酿的情绪成了泪水,润湿她长长的睫毛。/p
“徽徽。”和墨站在人群中叫了她一声。/p
杨徽回过头去,见和墨向她靠近,抬手在她头发上系了一根红布绸带。/p
那根和墨当年从花杆顶上摘下来的红布绸带,那时杨徽正准备参加中考,和墨将红布绸带系在她的辫子上,与她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愿她日日好。/p
如今,和墨又将这象征祝福与期盼的红布绸带给她系上了。/p
“杨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和墨眼眸含情,他的眸光是这场雨中的一抹明媚阳光,“祝你金榜题名。”/p
杨徽,祝你金榜题名。/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3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6章 4)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杨柳溪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