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国,英雄好汉轮番上场,叛徒奸人轮流下台。上场、下台,似乎非常容易,但如何鉴别英雄好汉、叛徒奸人,却委实是件让人头疼之事。/p
说其头疼,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英雄好汉可能以叛徒奸人面目下台,叛徒奸人可能以英雄好汉面目上场。下台、上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旗手好坏谁人知?故而如何识人,便成一门不简单的学问,因为不简单,于是就有人心叵测、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说。/p
但也有乐观说法,那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似乎时间一长,就能看出人的好与坏。不过这里又出一个问题:多长时间才算日久,一年?十年?二十年?抑或更多?但不管时间多长,仅用老奸巨滑四字,即可盖掉日久。/p
如此看来,识人关键在伯乐。但伯乐也是人,既然是人,难免走眼。比如时下那些被查的贪官污吏,上台前无不经过评议、考察、公示等照妖环节,照理不会出问题,但奇怪的是,还是下场了!/p
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目的在于说明:人是一种易变动物,很难像工厂流水线那般定制模具,故而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识人问题上纠缠了。为何这么说?盖因有着神机妙算智慧的诸葛亮,也被易变的部下耍成了用人失察。如谓不信?请看下文。/p
诸葛亮早年为刘备军师,之后官至蜀汉丞相。在他鞠躬尽瘁效力刘备、刘禅那些岁月里,被他提携之人不计其数。但这些人中,能够得到诸葛亮看重的人,注意,这里指的是看重,也就只有四个,他们分别是马谡、关兴、法正、杨仪。依据来源如下:/p
《三国志马良传》: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p
《三国志关羽传》: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p
《三国志法正传》: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p
《三国志扬仪传》: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发,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亮深惜仪之才干……/p
相信接触过文言文学业的读者,一定能够充分、透彻、全面地理解深加器异、深器异之、每奇正智术、深惜仪之才干之语的意思。如果还不理解,那就强调一下,这些描述,类似时下网民给某人冠以最美字眼一样。/p
马谡共有五兄弟,马谡排行最小,因字都带常,故有马氏五常之称。马家在荆州属于士族,诸葛亮与马家建有朋友之谊。《三国演义》提到,诸葛亮跟随刘备后,马氏五常中的马良入驻关羽帐下,马谡则为刘备从事。/p
马谡这人,好论军计。因于有着共同爱好,诸葛亮经常和马谡一边品茗,一边讨论问题,时常一谈就谈到深更半夜。/p
马谡的军事理论不错,但在实战上,就差劲了。街亭一战中,马谓不听部将王平力劝,带领大军登上位于街亭旁边的南山,名曰居高临下,此举不仅使蜀军丢了街亭,而且使最有可能成功的首次北伐,功亏一篑。以至诸葛亮在恼怒之余,挥泪斩了马谡及数位支持马谡布防南山的将领。/p
关兴是关羽的次子,性情随父。都说虎父无犬子,关兴的武功也是了得。诸葛亮非常看重关兴,有意培养于地。关兴弱冠,也就是刚到成年之龄时,诸葛亮就让他当了侍中、中监军等重要官职。/p
但可惜的是,关兴的身体素质不好,年纪轻轻,就罹疾病,医治无效,英年早逝,获年不详。/p
法正原来事奉刘璋,因觉刘璋难成大事,遂与张松合议暗附刘备。刘璋昏庸,采纳张松、法正建议,邀请刘备入蜀。法正的才能,主要体现于远见卓识,几乎可与运筹帷幄的诸葛亮相并论。刘备去打汉中时,法正随同。定军山之战中,法正出主意,黄忠出力气,一战定乾坤,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闻此消息,痛叹断吾一手臂也。充分说明法正智谋上的厉害。/p
诸葛亮虽然和法正兴趣、爱好不同,但他对法正的智谋,则是十分的欣赏。可惜如此一个人才,在帮助刘备拿下汉中后的第二年,因病去世,年仅45岁。/p
杨仪之才,既不在军事,也不在谋略,而是在后勤。千万不要小看后勤,那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语,足可表明后勤的重要。诸葛亮每次出兵,总让杨仪掌管后勤,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杨仪都能想法解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杨仪心高气傲,不服军事将才魏延,两人闹得很僵,甚至到了水火不容地步。一个在后勤上有才,一个在军事上有勇,这让诸葛亮左右为难,不忍偏向任何一方,故一直用和稀泥的方式力求平衡。/p
杨仪认为,自己本职工作出色,又成功解决脑后长有反骨的魏延,功劳之大,足可接替诸葛丞相之职。却不料诸葛亮早有私信刘禅,认为杨仪气度过小,提议蒋琬接任其职。杨仪对此极度不满,不时诽谤朝廷,还说后悔当初不降曹魏。这就自找苦吃了,刘禅下旨将其举家流放汉嘉郡。杨仪仍不消停,结果引致朝廷再次问罪,杨仪便以自杀了结。/p
诸葛亮所看重的四个人中,两个病死,一个处斩,一个自杀。姑且不论自然死亡的法正、关兴,就议非正常死亡的马谡与杨仪:马谡通过前期的不凡谈吐,赢得诸葛亮的信任,后期证明其名不符实受到处斩;杨仪通过前期的任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0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0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巴巴忌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