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云: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初听此语,难免让人产生卧龙不及郭嘉的感觉。但奇怪的是,绝大多数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却被罗贯中不惜笔墨所述的、出自诸葛亮,也就是卧龙之手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神机妙算的谋略,深度诱惑出另一种说法:郭嘉不及卧龙!/p
两个主语互换、顺序颠倒的不及说法,难免让人产生云里雾罩之感。出于搞清这个问题,本人专门搜集、拜读了涉及郭嘉、诸葛亮的一些书籍与资料,从而增添了些许新的认知,现撰此文,以飨读者。/p
郭嘉出生于公元170年,籍贯为时下的河南省禹县。郭嘉年少时就怀远大理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埋头努力学习、广交英雄人物、摒弃平庸鼠辈。初平二年,亦即公元190年,郭嘉北上冀州,投奔刚刚夺取了冀州地区控制权的汉末世家大族子弟、当时公认的群雄领袖袁绍。袁绍早就耳闻郭嘉才识过人,因此十分器重郭嘉。/p
但让旁人料想不到的是,栖居袁绍大营不足一月,郭嘉就萌去意。临走前,他对袁绍的谋士、也是自己的同乡兼好友辛评、郭图坦陈:主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并问他俩:我想另择明主,你俩愿意跟我去吗?辛评、郭图面面相觑,王顾左右而言他。郭嘉顿知他俩不想离开袁绍,故不再邀,独自一人,离开冀州,继续过起属于他自己的闲云野鹤、神游四方的生活。/p
其时曹操正值创业初始。也许是天意注定,就在郭嘉无所事事地到处游山玩水之时,一直辅佐曹操的随军谋士戏志才,突然因病去世。曹操就问留守后方的谋士荀彧:军中谁能替补戏志才之位?“荀彧说军中没有,但军外倒有一个。曹操说那就赶快请他来吧。于是,时年27岁的郭嘉,进了曹营。/p
郭嘉是个白面书生,换成时下通俗的说法,就是一枚帅哥。凭籍丰硕才智,郭嘉时常在曹操的行辕内,演绎超凡脱俗式的fēng_liú倜傥。在古代,这种男人最受女子青睐。所谓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一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p
郭嘉的才气、英俊与潇洒,悉数被曹操之女曹廷收入眼帘,情窦初开的曹廷,就视郭嘉为此生必嫁之人。因郭嘉己成家,加上曹廷脸蛋、身材随父,缺乏美感,再一个是自己事奉曹操,沾亲之后有碍谏言,故郭嘉以我有妻室为由,多次婉拒。但曹廷不死心,她以自己甘愿低配为妾,恳求曹操从中说项。曹操觉得女儿这么做,有辱名份,不予同意。见父亲如此态度,曹廷不是软磨硬扯,就是寻死觅活。曹操烦不胜烦,只得出面牵线。因纳妾不违当时的婚姻法,加上又是曹操作媒,看好曹操能够成就霸业的郭嘉,也就顺从。/p
妾在古代,地位较低,说白了,就是**而已。但让郭嘉没想到的是,曹廷也像其父一样,工于心机。她对郭嘉说:我不想和你的发妻争抢名份,但逢年过节,另加你仕途腾达、喜庆之日,则须与我共度良宵。郭嘉觉得,一年中没有几个节日,身为谋士的自己,也不可能会得到几顶官帽或喜事,便予承诺。/p
野史谑载,为了尽可能多地与郭嘉同床共枕,曹廷将每个节日记得一清二楚,并且总是提前告诫郭嘉:今晚,千万别忘了哦。除此之外,曹廷还屡次三番要求曹操,多予提拔、嘉奖郭嘉。每当郭嘉上了曹廷之榻,曹廷就会不加节制地要求郭嘉。大家知道,因随曹操东征西战,风餐露宿,郭嘉身体常显疲惫之态。但为了满足曹廷的旺盛**,郭嘉只能以赶鸭子上架的方式,穷于应付。一些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因此戏言,说郭嘉英年早逝,与曹廷对他经常实施熬油战术“不无关系。/p
其实,曹廷在房事上的强势,不应是导致郭嘉早亡的主因,真正的主因,当是曹廷给郭嘉的精神世界,造成的巨大压抑。读者不妨想想,如果曹廷不是曹操之女,以郭嘉那种不羁的性格,安肯迎合曹廷的刻意安排?基于忌惮性情变幻莫测的曹操,更主要的是感念曹操知遇之恩,郭嘉只能选择隐忍。/p
相比在曹廷那边的忍气吞声,郭嘉在军事领域上,则多有神来之作。《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通过逐袁术、败张绣、灭吕布、破袁绍、击刘备、征乌桓等战役,将郭嘉的高明谋术,作了详尽描述。大获其益的曹操,极为欣赏郭嘉: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者奉孝!对于郭嘉的才能,现代有个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伟人,亦曾赞曰: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着。/p
如此一个鬼才,却在北征乌桓结束班师的途中,染疾而去,年仅38龄。之后每当曹操遭遇挫折,总会情不自禁地痛哭并追缅郭嘉。但我以为,曹操怀念郭嘉,多少杂有一种“失去才珍贵的情结。换句话说,如果郭嘉活着,以曹操除去荀彧、杨修等高级幕僚的作派,郭嘉能否得以善佟,亦末可知。/p
撰写此文期间,有人与我戏言,说郭嘉早逝,命中注定。支持这一说法的原因,在于他和曹廷的姓名一一郭嘉谐音国家“,曹廷谐音朝廷,朝廷(曹廷)滋乱,国家(郭嘉)焉能不灭!/p
这个说法,虽属笑话,但蕴有深刻哲理:世界是互相联系的!因于互相联系,郭嘉与诸葛亮,就被民间生拉硬扯地揉在一起。其实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0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0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孰先孰后竞风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巴巴忌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