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论六家要旨》记载: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p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p
《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p
道家的思想以道为世界的本原,以柔弱因循为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因为对道和无为的理解不同,所以内部又划分为不同派别,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心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等。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每篇每个学派各不相同各,都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p
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论体系,与《易传》所提出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类。老子认为是三(三才)生万物;孔子认为是阴阳、四象(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生万物。/p
可以说道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其它平行宇宙,对天道的感应也明显高于其它人,也正是因为十分接近天道,所以才会令当时的各位强者趋之若鹜,而华夏的百家争鸣也因此进入到各族的视线。/p
墨离轩说道:“或许你不知道,第一平行宇宙除了出现一个断山河之外,麒麟老祖也是来自第一平行宇宙。”/p
“什么?”/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37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37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5章 影门崛起)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康康你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