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点了点头,“其实我们在事后总结中也看得出来,这次的活动,在流程设置上是动了心思了。你看第一天大家初来乍到,就只是单方面的培训,加深了解,第二天慢慢熟悉了,就是互动培训,用技术让大家加强互信,接着第三天就可以加深感情,再到第四天、第五天的密集活动。”/p
嘉宾赞同点头,“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讲道理,是我们做基层工作必须把握的一个点。落不了地,那些再高深的学问都是空谈,这种形式,尤其是还请来了本土的喜剧明星,显然我们的农民朋友就要易于接受得多。”/p
另一位嘉宾道:“我补充一点,这不是一次单方面的宣教或者科普,农民身上也有着传统文化中很优秀的东西,比如真诚、勤劳、尊老、敬老。学生进农家,在将先进的文化技术、文明礼仪带到农家去,逐步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学到这些优秀的品质。”/p
主持人开口道:“我们的记者还记录了一个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p
说完,画面切换,出现了村民们陆续走到村委会,聚集在道路两侧的场景。/p
然后大学生们出来,十里相送,青衫碧草,搭配着小女娃在石头上的清脆又孤独的送别,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p
主持人和专家对着这个画面,又是一通点评,然后主持人收回话题,开始了总结发言。/p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地方对硬件建设情有独钟,而对软件建设容易忽略,而软件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在农村,激活一座村庄需要从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做起,从一座村庄的文化建设抓起。虎山村抓到了点子上,希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优秀案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嘉宾,感谢观众朋友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p
画面最后定格在那一百五十名大学生和工作组成员们灿烂的笑容上。/p
虎山村里,一户三口之间,妇人抱着孩子,默默抹了抹脸上的眼泪。/p
男人鄙夷道:“哭啥子嘛哭!这门长脸的事情,有啥好哭的!硬是!老子出去抽根烟!”/p
说完男人背过身,走出了房门。/p
妇人看着他的背影,破涕为笑,呸了一口,“你啥时候转性了,还晓得抽烟出去抽了!老子还不晓得你!”/p
她低下头,捏着儿子的脸,“幺儿啊,你运气好哦!我们要过好日子咯!”/p
......./p
顾家的门口,霍千里放下了手机。/p
刚给组织部的领导打了个电话,感谢了他的支持和厚爱。/p
双方一番客套,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态度就表明了一切。/p
他将手机在手里无意识地旋转着,看着黑漆漆的夜,精神满足了,接下来就该是物质了。/p
丹参,该收获了!/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92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9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2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夏清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