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下午的飞机,今天也能到家。”/p
朵小朵家在市里,虽然距离远,但速度快。/p
“成,帮我和岳父岳母问个好。”/p
“八字还没一撇呢,岳父岳母,有胆子,你来我家啊。”小朵儿毫不示弱。/p
“嘿!激我是吧,那我正月去拜年?”/p
“别加问号,来了再说。”/p
宁恩有些迷糊了,到底是真希望自己去呢,还是和他一样随口说说。/p
最关键,朵小朵抛下一句我吃饭了,便下线了,让他问都没得问。/p
没滋没味地吃完面条,检查了下后备箱,螃蟹冻的很瓷实,没有解冻的情况发生,再次启程,这一路上都在胡思乱想。/p
不过,到了熟悉的县城后,宁恩不再考虑了。/p
同安县,一个只有十一万人的小县城,承载了他许多记忆,从初中到高中,他住了七年。/p
经过学校门口的时候,还刻意停了停。/p
几年过去,没啥特别大的改变,门口的那家小吃店关着门,估计回家过年去了。/p
还有几个文具店,现在才知道,这店看起来小,但可是超级赚钱。/p
回忆完往昔,宁恩去到一家卖炮仗的店里,买了一箱子的烟花爆竹,老妈倒是没说,过年嘛,肯定用的上。/p
至于其他没有多买,估计家里早就准备好了。/p
从县城,到他住的奋发乡还有四十多公里,也得走一个来小时,都是砂石路,另一边正在修路,还没完工,估计下次回来就差不多了,二十分钟不到,就能到。/p
说起这条路,宁恩记忆深刻,上高中的时候他不是住校嘛,有个周末,提前和同学借了自行车,准备骑车回家。/p
结果路上摔了一跤。/p
那会是夏天,穿的比较少,胳膊肘,小腿啥的,擦伤了好几个地方。/p
宁恩对于身上的伤满不在乎,担心的是自行车有没有损坏。/p
回去之后,可把老妈吓坏了,白色的衣服上全是血迹,还以为出了事故。/p
想到这,宁恩看了看左手背上,那有道伤疤,就是摔倒时留下的。/p
相比于去年拖着个行李箱回家,今年开了辆车,尼桑,还算不错,进来镇子后,腰杆子都直了起来,有那么一丢丢荣归故里的骄傲。/p
奋发乡不大,八千多人口,一条蜿蜒而过的小河将整个小镇一分为二。/p
宁恩的家在河边,远远地透过车窗可以看见。/p
两层的小楼,老宁在年轻的时候自己盖的,经过了二十年风吹雨打,许多地方要修缮。/p
现在看来,还挺漂亮的。/p
外头贴上了瓷砖,门口一片和邻居们共享的小院也铺上水泥,整整齐齐。/p
滴滴!/p
摁了两下喇叭,老妈从一楼的厨房探出头,看到了宁恩,喜出望外:“他爸,他爸,儿子回来了。”/p
“爸,妈。”/p
宁恩情绪到了,上前抱着老妈。/p
“这孩子。”老妈有些害羞,啥时候儿子变得这样呢。/p
老爹在边上傻傻地笑着,还搓着手:“怎么开车回来了呢。”/p
其实都知道,只是找着话说。/p
一家人的动静引来了隔壁邻居。/p
“哟,小宁回来了。”/p
“都开上车了啊。”/p
“真有出息。”/p
“借的车,借的车。”老妈连忙说道。/p
“那也挺厉害,我听说,现在靠个驾照都得好几千块钱呢。”/p
“小宁,你现在在做什么呢?”隔壁的大妈问道。/p
“我,”宁恩不晓得怎么说:“就唱唱歌,然后和朋友做点小生意。”/p
“太厉害了。”/p
宁恩笑了笑,打开车厢门和后备箱:“我带了点东西回来。”/p
老妈一脸的自豪,隔壁的小子比宁恩大三岁,前两天回来的,空着个手,闲聊时作为父母挺惆的。/p
“家里啥都有,你还带什么呢。”/p
说完,偷偷瞟了一眼,果然,邻居们都在瞪眼看着呢。/p
坚果礼盒,保健品,一整箱的螃蟹,写满英文的洋酒,以及,四瓶茅台。/p
就算在乡下,也认识茅台。/p
“这酒不便宜吧。”邻居阿姨顾不上嗑瓜子了。/p
“还行吧,好像是七百多。”/p
“飞天茅台,我知道,好酒来着,老宁,啥时候喝,喊一声。”/p
老爸笑了笑:“白酒得存几年,味道才好,我那儿有老白干,随时过来。”/p
“别小气啊。”/p
老妈很满意丈夫的说辞,这么贵的酒,哪能随便喝,七百多呢,啧啧,想都不敢想。/p
宁恩随手拿了两盒坚果递到邻居阿姨的手里:“新年快乐。”/p
“啊,谢谢,谢谢。”/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84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8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9章 回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个超大的柚子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