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三十米,高十余米的大门打开之后,巨大的直升机机场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尤其是空旷的停机坪,足足可以停放好几十架大型直升机。/p
通过大门,这架原型机缓缓的出了总装车间,最终停在停机坪上面。/p
又是热烈的掌声!/p
有一些人甚至忍不住想要欢呼,首架直升机正式下线,它稳稳当当的停在停机坪上面,深深的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p
林峰朗声的道,“现在是参观时间,大家可以近距离参观我们这架直升机,除了驾驶舱之外,大家甚至可以登上直升机,进入它的座舱看一看。”/p
轰!/p
现场沸腾!/p
能登上这架直升机看一看,好好的参观一番,正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于是,人群离开总装车间,到了停机坪上面,很快,这架直升机四周全是人。/p
首先登上这架直升机的是用户代表们,以及航空工业界的一些权威人士,登上直升机,进入座舱之后,一个个就更加不淡定的了。/p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p
大家都是专业人士,进入座舱一看就发现和别的运输直升机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一些细节的设计,非常的科学合理,有一些设计细节他们见都没有见过。/p
“这座舱设计的非同一般,体现出了极高的设计水准。”/p
“难怪能一次性运载3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座舱的空间很大,很宽敞。”/p
“这个位置是机枪挂点吧,可以挂载重机枪的。”/p
“林总,什么时候开始首飞啊。”/p
“......”/p
这里看一看,那里瞧一瞧,一个个显得兴奋不已,谢康全也不例外,心情澎湃,一次又一次的在心中道,我们终于将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运输直升机。/p
几分钟之后,大家不舍的走下直升机,因为更多的人还在直升机外面等着参观呢。/p
整个上午,这里都显得无比热闹。/p
一批又一批的人登上直升机参观,有一些人甚至还透过玻璃,好奇看了看直升机的座舱。/p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12点,这个时间点大家应该要离开前往酒店就餐,但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不远处停放的那几辆大巴车上还是空空荡荡的。/p
“林总,再给我们半个小时,我想再看一看我们这架运输直升机。”/p
“我要再进座舱里面看一看,刚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太匆忙,这次要看仔细一点。”/p
面对大家的强烈要求,林峰大声的道,“那就再给你们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之后,我们上车先去吃饭,如果想要继续参观的,下午还可以过来。”/p
“真的吗,下午还可以过来。”/p
“林总,你的这个决定真英明,下午我一定会再过来。”/p
“......”/p
大家一个个都是航空工业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在航空工业界确定了一定地位的人,但在这架直升机面前,似乎忘记了身份,自己只是一个纯粹的航空爱好者。/p
首架原型机成功下线,消息一下子传遍国内整个航空工业界,几乎每一位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架世界先进水平的运输直升机,都知道雷火科技工业集团。/p
一些报纸,电视台都进行了相关的报道,朝廷台也不例外,在次日的新闻联播之中就出现了首架原型机成功的下线的消息。/p
第一架原型机下线之后,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停止工作,对这架直升机进行了最后一次专业检查,它将要进行首飞。/p
一切检查无误,首飞的日子也定了,1993年6月21日。/p
根据天气预报,这一天是晴天,微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是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进行首飞再合适不过。/p
首架原型机首飞的话,一般会挑选天气状况比较好的日子,一切以稳妥为主,毕竟从来就没有飞过,谁也没有底,理论上是应该没有问题的,但实际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p
验证试飞不一样,有时候为了验证直升机在恶劣天气飞行的情况,特地会选择大风,大雨的天气,甚至可能是电闪雷鸣的夜晚。/p
21日早晨。/p
天色刚亮,几名工作人员就开始拖过来长长的油管,今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直升机加油。/p
首飞加油也有讲究,并不是直接加满,而是加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左右。/p
看得出来,这架原型机首飞没有准备悬挂副油箱,一会儿之后,油量就超过了三分之一,渐渐的向二分之一靠拢,快接近二分之一的时候,停止继续加油。/p
远处,数辆军用越野车行驶过来,在距离这架直升机大约一百多米的位置停了下来。/p
......./p
从农村老家回来了,可以努力码字了。/p
先发一章,今天还会又第二章。/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82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82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44章 原型机首飞(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彩贝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