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50设计载荷静力验证,以及最大设计载荷静力验证试验。/p
通过100设计载荷静力验证试验只是算及格,说明设计是基本满足要求的,也是基本成功的。/p
如果能通过150设计载荷静力验证试验,那说明设计非常出色,绝对的优秀级水平。/p
不过,林峰不准备下午继续呆在这里,打算将后续的静力验证试验交给相关人员就可以,到时候自己听一听结果就行。/p
下午。/p
静力验证试验继续在这里进行,又经过一番准备之后,第三阶段的静力验证试验开始了。/p
相比上午,厂房内的人只是相对稍微少那么一点点而已,还是有不少人在试验现场。/p
“报告,第三阶段静力验证试验准备就绪,请指示!”/p
林总没有在这里,李光树是这里职务最高的人,他也是这里的总指挥,挥手大声的道,“开始150设计载荷静力验证试验!”/p
很快,静力验证试验系统开始工作,各液压油缸又开始给这架验证机增加载荷。/p
整个现场的气氛似乎无形之中就紧张起来。/p
非常的安静!/p
大家的目光几乎都看向这架再次承受静力载荷的验证机,在这份紧张的安静中,静力载荷在慢慢的攀升。/p
几分钟之后,静力载荷达到并超过了100的设计载荷,还在持续增加。/p
110,120,130……/p
整个现场的气氛几乎紧张得能掐出水来,这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设计载荷,有的人发现自己的心脏砰砰的直跳。/p
李光树的脸色似乎还比较平静,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拳头是紧紧握着的,估计手心中已经开始冒汗。/p
千万不要出问题啊!/p
有些技术员心中又开始默默的祈祷。/p
现场安静,只有静力验证试验系统工作发出的轻微的嗡嗡声,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发出哪怕半点的声音。/p
和静力验证试验厂房内形成鲜明对比,偌大的会议室内显得非常热闹,足足坐了数十号人。/p
通知上午就已经发出去了,设计过程遇到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的,设计过程中有疑问的都可以参加这次技术交流会。/p
于是,一下子就来了好几十号人,将会议室几乎坐满,大部分人是带着问题而来的,少部分人也只是过来听一听,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p
“是真的吗,真的是林总和我们进行技术交流吗?”/p
“上一次的技术交流我记忆深刻,也是第一次真正的佩服林总,原来他的技术造诣和传闻中的一样高。”/p
“我突然有点紧张,等一下面对的将会是林总。”/p
“……”/p
办公室中。/p
林峰,何华,赵鸣志都坐在那里,正聊着整机静力验证试验,赵鸣志道,“从时间上看,第三阶段静力验证试验应该已经开始了。”/p
“老板,您觉得我们能顺利通过第三阶段静力验证试验吗?”/p
林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觉得呢,能不能一次性顺利通过。”/p
赵鸣志回答道,“这还真没有多大的把握,毕竟是150设计载荷,超出太多了,如果是120设计载荷我倒是有几分把握。”/p
何华则道,“根据我的调查了解,国内还没有一次性顺利通过150设计载荷静力验证试验的记录。”/p
林峰微微一笑,抬手看了看时间,起身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和大家做一做技术上的交流。”/p
几人纷纷起身,离开办公室,没有两分钟就迈步走进了会议室,顿时,原本热闹的会议室安静下来。/p
真的是林总亲自和我们进行技术交流!/p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林峰微微一笑,朗声的道,“听说大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或者是有一些疑问,今天我们畅所欲言,好好的交流一番。”/p
赵鸣志补充道,“大家不要拘谨,有什么都可以问,如果谁提出来的问题能难倒林总,我有奖励哦。”/p
林峰笑着道,“仅限技术上的问题哦,其他问题不算。”/p
不少人为林峰的风趣笑了起来,会议室内的气氛轻松不少,有部分人原本有点紧张的,现在也不紧张了。/p
技术交流开始了,有一位胆子大的设计员首先说了他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p
静力验证试验厂房内。/p
静力载荷已经到了设计载荷的150,有的技术员觉得自己的心脏差一点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太紧张了!/p
这个时候,有人听到这架处于静力载荷下的验证机似乎发出了轻微的声音。/p
顿时,心中一咯噔,暗道不好!/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82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82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34章 整机静力验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彩贝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