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数控拉床去年就交付给了凤凰厂,第二台数控拉床也交付了,第三台数控拉床进入总装,估计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能交付。/p
看了这台数控拉床之后,何华赞不绝口,当得知这款数控拉床是林峰带领一众技术人员设计研发的,他了解到了林峰的另外一面。/p
原来老板在技术上也这么牛批,真是不可貌相。/p
加入雷火科技集团两天了,随着了解的深入,何华越发的觉得加入这个团队应该是这一辈子最明智的选择。/p
......./p
办公室之中。/p
王天放正在接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最好的朋友之一,某大型军工企业的技术副厂长许兴文。/p
这家军工企业主要从事水面舰艇动力制造,他们正在仿制一款船舶用的大功率燃气轮机。/p
这款燃气轮机的叶片榫头,涡轮盘榫槽都要拉削加工,精度要求也比较高,这不,他特地过来找王天放帮忙。/p
“老同学,这一次就拜托你了。”/p
“我们之间相互帮忙是应该的,如果觉得欠了我人情,那下次我去你们厂你开一瓶好酒就可以。”/p
“好,成交!”/p
两人开心的笑了起来。/p
笑完之后,王天放建议道,“你们既然准备仿制燃气轮机,未来可能还不止一款燃气轮机,我建议你们购买一台数控拉床,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数控拉床就不错,不但效率高,而且精度也高。”/p
“老同学,300万一台呢,我们还是要考虑考虑。”/p
见对方这么回答,王天放也没有再继续劝说,起身道,“走,我们去生产制造现场,你们的那几件大型涡轮盘估计开始拉削了。”/p
这些零件早就送到了拉削现场,在那台数控拉床旁边已经摆了好几天,许兴文他们昨天才过来,所有昨天下午才开始拉试料。/p
让许兴文他们欣喜的是,试料一次性拉削合格,这不,经过准备之后,今天上午开始拉削第一件零件。/p
生产制造现场。/p
林卫东带着他的徒弟已经基本做好了拉削准备,第一件正式零件也装在拉床的工作台上。/p
“师傅,这件零件可真大,直径居然达到了560,我见过最大的涡轮盘。”/p
林卫东点一点头道,“幸好最大直径只有560,如果超过600,我们这台拉床就干不了。”/p
数控拉床对拉削的零件也是有尺寸要求的,这台拉床对零件外径要求是50至600,零件最大外径小于50,或者是大于600,它都拉削不了。/p
“师傅,好像是王总工他们来了。”/p
林卫东连忙看了过去,不但看到了王天放,还看到了昨天来过的许兴文,在两人的身后还跟着严兵和江海涛等人。/p
起码还隔着好几米远,严兵就朗声的询问道,“林班长,准备得怎么样了。”/p
林卫东连忙回答道,“领导,已经准备就绪,正准备开始第一件正式零件的拉削呢。”/p
王天放微微点了点头,亲自道,“那就开始拉削吧。”/p
王总工亲自发话,林卫东马上按下了拉床的启动按钮,拉床在数控程序的控制下开始工作。/p
“咻”的一声,长长的刀盒在导轨上快速的移动,工作台也倾斜到指定的角度,拉刀开始拉削零件。/p
这么大的涡轮盘,榫槽尺寸也比较大,每一个榫槽需要去除的金属比较多,这就需要更多的拉刀。/p
这些拉刀的总长度加在一起足足十余米的长度,一般的拉床绝对不可能一次装下这么多的拉刀。/p
这台数控拉床可以。/p
长长的刀盒上有两条拉刀槽,每一条拉刀槽都可以装拉刀,两条拉刀槽的总长度超过了十五米。/p
现在是上一排拉刀槽的拉刀在拉削零件,一分钟左右,第一个榫槽粗拉削完成,在数控程序的控制下,工作台上的涡轮盘转动一个角度,这一排的拉刀又拉削第二个榫槽。/p
速度这么快!/p
这效率,简直有一点不敢相信啊。/p
许兴文见没有几分钟,数个榫槽就完成了拉削,感觉有一点不真实的感觉。/p
拉削速度确实非常快,效率极高,第一排拉刀完成拉削之后,第二排拉刀开始拉削,这是精拉削,经过这一排拉刀拉削之后,榫槽彻底成型。/p
一个半小时左右。/p
榫槽全部拉削完成!/p
许兴文心中道,效率这么高,一个半小时就拉削完成了啊,不知道拉削质量怎么样,每一个榫槽都合格吗。/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82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82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65章 得力干将加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彩贝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