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过后,唐羽柔和磁性的嗓音缓缓响起。/p
如同将两千年前的风云往事,娓娓向今人道来:/p
“楚河流沙几聚散。”/p
“日月沧桑尽变换。”/p
“乱世多少红颜换一声长叹。”/p
“谁曾巨鹿踏破了秦关?”/p
“千里兵戈血染……”/p
“终究也不过是风轻云淡。”/p
秦文书的妻子李萍也不住点头赞叹道:/p
“这歌词写得也很好,融入了许多楚汉时的历史典故。”/p
“听得出来,唐羽的文学功底很深厚啊。”/p
秦文书诧异的望了一眼妻子,心头同样震惊。/p
妻子李萍更是燕京师范学院文学系的副教授。/p
一向眼高于顶,像现在的那些流行歌曲,大多让她批得一文不值。/p
他还是头一回见妻子对一首歌如此交口称赞。/p
看来,这个唐羽真的很不简单。/p
而秦休淮的小孙子秦洛虽然才年仅六岁,也听不大懂大人们在说什么。/p
但生长在这样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家庭。/p
小小年纪的秦洛自由饱受熏陶。/p
小家伙同样觉得这首歌格外好听,跟着韵律,不住点头。/p
“长枪策马平天下。”/p
“此番诀别却为难。”/p
“一声虞兮虞兮泪眼已潸然。”/p
“与君共饮这杯中冷暖。”/p
“西风彻夜回忆吹不断。”/p
“醉里挑灯看剑妾舞阑珊~~”/p
秦老爷子则是一直坐直身子,聚精会神的听着。/p
直到阑珊二字一出,老人浑浊老眼中才爆发出一缕精光。/p
来了!/p
唐羽的戏腔要来了!/p
身为当世的京戏第一人。/p
秦休淮最在意,最担心的当然还是唐羽的戏腔部分是不是依旧出彩惊艳。/p
“垓下一曲离乱,楚歌声四方!”/p
“含悲,辞君,饮剑,血落凝寒霜!”/p
“难舍一段过往缘尽又何妨~”/p
“与你魂归之处便是苍茫~”/p
秦老爷子重重点头,猛地道出了一个“好”!/p
“汉兵刀剑纷乱,折断了月光~”/p
“江畔只身孤舟,余生不思量~”/p
“难舍一段过往,缘尽又何妨~”/p
“与你来生共寄山高水长~~/p
待听到最后一段戏腔时。/p
唐羽千转百回的高亢声线,更如一汪清泉。/p
深深注入了秦休淮等人的心底,仿佛那一刻福至心灵,四肢百骸都飘了起来。/p
极致的惊艳过后,秦休淮苍老的身躯不断微微颤抖着。/p
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脸上,浑浊泪水滚滚而落。/p
而这并非是被《虞兮叹》曲中的悲伤之意所打动。/p
“我龙国戏曲总算是后继有人了,哈哈哈!”/p
秦休淮开怀大笑起来,笑中有泪。/p
而泪中有得却是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慰!/p
“妈妈,爷爷怎么又哭又笑的?”/p
“这就是老师课上教的哭笑不得吗?”/p
秦洛见状,好奇不已的看了看秦老爷子,童言无忌的问道。/p
“傻孩子,成语不能这样乱用,你爷爷那是高兴……”李萍哑然失笑,摸了摸他的头。/p
而另一边,听完唐羽的新歌后。/p
秦老爷子胸中那一腔渐渐冷却的热血又重新变得滚烫!/p
垂垂老矣便如何?/p
英雄老去无他念,留得清气在人间!/p
……/p
龙国,县城。/p
白天的喧闹游人散去后。/p
午夜下的破旧戏台,空空荡荡,寂静一片。/p
自从《赤伶》大火后,县城这座废弃已久的戏台俨然成了新晋的网红景点。/p
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路人无数,想在此寻找到《赤伶》背景故事里的裴晏之的一丝痕迹。/p
但大家也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过,欢腾散尽后,留下一地狼藉。/p
无人真正在意这座历经战火纷乱,仍屹立不倒的戏台。/p
它就像是一个伫立在黑暗中的诉说者,无声诉说着自身承载的历史风霜。/p
“嘶——嘶——”/p
一阵沙沙声响忽然在寂静中响起。/p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衣衫朴素的老人,正手持扫帚,将游人们的垃圾弃物一一扫去。/p
忙活了良久,老人停下劳作,擦了把额上的汗珠。/p
这位老人的身世来历,周围邻里早已无人知晓详情。/p
只知道从他们记事开始,这位老人便一直独居在戏台附近,长年累月的过来打扫。/p
没有任何官方或者说个人为他支付过酬劳,就好像这是老人生来的义务一样。/p
而打扫过后,老人常常会站在戏台下,默默望着台上发呆。/p
如此,老人便度过了平淡无奇的又一天。/p
今夜也照常不例外。/p
在打扫过后,老人一如既往的站在台下那个位置,目露追忆之色。/p
但与往日不同的是,他用哆嗦的手掏出了一部略显过时的老款智能手机。/p
这是晚间时候,一位驻足的游客送给老人的。/p
那个好心的姑娘还特意帮老人下载了一首歌,并教会了他使用方式。/p
“老爷爷您看,点这里,再点这里就好了。”/p
“这是唐羽的新歌呢,据说他的上一首歌《赤伶》,写得就是咱们面前这座戏台子呢。”/p
回忆起刚刚那个小姑娘的话,还有她说的那个名叫唐羽的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80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80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4章 另一个游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C星君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