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永为对于张玉娘没安排他今日去杨家,颇有些奇怪。/p
但他已瞧明白杨家是些什么人,他其实越发不乐意往那边去的。/p
就像今年下半年,若无要紧事,他总以要念书,功课重为理由搪塞杨家那边。/p
张玉娘喊了木梨起床,看到木永为已经穿戴好,从东厢房出来。/p
她冲他招招手,笑道:“快些过来让我瞧瞧。”/p
今日,木永为穿的不是昨日的新袍,而是张玉娘为了回娘家,特意做的一身锦袍。/p
料子不算贵重,但在乡下人眼里,已经是顶顶好的了。/p
张玉娘给他们父子挑的是绛紫色缎子,父子俩一样的颜色,又配以深紫色腰带,木永为头顶又系了同色学子巾,木久承也是用同色长带束发,只在长带的两端,又绣了金银双色暗纹,十分漂亮。/p
而张玉娘和木梨皆是一身绯色长锦袍,下罩绛紫色长裤,又镶了绣花宽滚边。/p
张玉娘手戴那对银马蹄镯,头上别了一支镶紫水晶滴水银簪,又别以孔雀羽尾做的头饰,温柔、端庄中又带着一丝娇媚。/p
而木梨只是梳了一个简单的双丫髻,在上头束了一对银槐花串儿,项戴银如意响铃项圈,娇娇俏俏,活泼又不失稳重。/p
木久承瞧了两人的打扮,甚是满意地点了点头。/p
“这样看着,咱们一家子往外头一走,只怕大家都要回头看好几眼呢。”/p
张玉娘笑道:“只可惜乡下没有画师,我到想请人将这副画给画下来。”/p
木久承笑道:“或许,以后会有这样的机会,来日方长,大不了,我们全家去县里,请了画师画了就是。”/p
如今手头宽松了,他说话行事,也越发大大方方的。/p
木梨起得太晚,吃过早饭再去,已经来不及了,她也懒得再吃,催了家人们快快去河边村。/p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叫村里人瞧见,我们一家子过得可好了。”/p
张玉娘瞟了她一眼,自家闺女还记恨着那些八婆们背后胡说八道。/p
什么她张玉娘的闺女,就活该接她的衣钵,过那床上人来人往的日子,呸!/p
她的闺女清白着呢!/p
不争馒头争口气。/p
木梨心里一直有这么个疙瘩,张玉娘特意张扬这么一回。/p
便是想叫那些瞎了眼八婆们瞧个清楚。/p
如此盛装打扮,自然是不适合自个儿踩着烂泥浆出门的。/p
“木秀才,木家娘子,可在家?”/p
牛老板套着牛车来接木家人了。/p
这是年前就说好了的,木家给他个红包,请他帮忙接送一回。/p
张玉娘给包了八文钱。/p
大过年的,出趟车得给多点,河边村距离岔口村不过两里地,平日抬抬脚就能到的,平日车资,半文钱一个人。/p
牛老板同木家很熟,见了木家人的装扮,笑道:“木秀才,往后再见到你,可得正儿八经地喊一声老爷呢,只是,你家都如此有钱了,咋不把这院子重新翻修一下?”/p
张玉娘看了木久承一眼,道:“你还是照平日里这般喊吧,什么老爷不老爷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的把两家的关系喊生疏了,我当家的说了,以后不翻修,住一住,寻个时机,把院子拆了重新盖过,咱家永为一年大过一年,他这般大的,村里的小伙子有几个没成家,这不,李屠户家的大小子拖着拖着,眨眼的功夫,就只几日要将新媳妇迎进门了呢。”/p
牛老板本来听张玉娘说要盖过,想问她是不是盖离方住的那样的青砖大瓦屋,谁晓得,她一下子就扯到了李屠户那边。/p
牛老板失去了问她这个问题的机会,只能接着她的话,继续聊起李屠户家来,李家也请了牛老板那日帮忙,说是要请他的牛车去亲家迎接新娘子过门。/p
木永为问他有什么讲究,好不好玩。/p
牛老板碍着木梨这个小姑娘家,只挑了一些有趣的事说,但凡带点黄的,他都说的很隐晦,也就木久承和张玉娘这小两口能听懂罢了。/p
牛老板很健谈,与木久承父子边说边赶了牛车去河边村。/p
他说的趣事还没说完呢,就已经到了张水牛家的家门口。/p
木久承请他先停一会儿,扶了张玉娘下车后,又喊了两孩子下来。/p
张水牛家的院门早早就敞开了,听到门口传来牛叫声,张秋花快速地从灶屋里跑出来,探头看了一眼,又冲里头喊:“爹,娘,小姑姑一家来了。”/p
“梨梨,快来,我娘特意留了桔子给你吃,还有你爱吃的烤甘蔗,正在烤着呢。”/p
木梨低头看了自个儿一身装扮,突然很后悔了,穿得这般人模狗样的干啥,连吃个东西都不方便了。/p
“你个傻闺女,赶紧的,去拿挂鞭炮出来放了。”严金菊催张秋花去干活。/p
这是源河县一带自古以来的习俗,大正月里的有人上门,都要放一挂鞭炮迎接客人。/p
不然,会被视为失礼。/p
张秋花冲木梨咯呼直笑,转身进门去拿鞭炮了。/p
不时,张水牛家的门口响起了鞭炮声,村邻听到,晓得张水牛家来客人了,都悄悄打开门看了一眼,瞧见牛老板正抄着手,坐在牛车边等着,便晓得是张玉娘回来了。/p
有人说张玉娘不晓得好歹,应该先去她爹娘家,再折回来去张水牛家的。/p
也有人说,张玉娘这样做挺好的,图个松快,横竖两家都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7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7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争馒头争口气)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陈清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