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儿,这两家应该提早几日到才对,只是,木久承的二兄木久礼,本在府城一大户人家当帐房先生,他便是提前几日请假,也不过昨日傍晚才到县城其大哥木久兴家。/p
及至今日赶回来吃团圆饭。/p
自木久承娶了张玉娘后,这两家及二老,就不曾回过老家。/p
木梨并不清楚这其中有何原故。/p
只晓得,她娘今日特别高兴。/p
为了操办好团圆饭,吃过早饭后,木久承带着木永为杀鸡宰鸭,又因郭千户昨日送了鸡鸭各五对,张玉娘越发大方了,便让木久承多宰两只,说是初五之前不能动刀,不能杀生呢。/p
木久承答道:“不必杀这么多吧,留着以后吃新鲜的,家里还有不少腊味,鸡鸭鱼,样样不缺的。”/p
张玉娘只好作罢。/p
一家子忙到中午,张玉娘用酸辣椒烧了一大碗鸡杂、鸭杂,再开了一碗蛋花鸡鸭血汤。/p
吃过午饭后,木梨累得紧,跟张玉娘报备了一声,滚床上眯着眼儿,不过一会儿就熟睡过去。/p
木永为怕吵醒她,干啥都轻手轻脚的。/p
下午,木梨才起来不久,便听到院子外头传来嘈杂声。/p
张玉娘和木久承已穿了木屐去了院子外。/p
木梨小手托腮,坐在西厢房廊下望着门口发呆。/p
不是,便见一群身着绸缎的人走进来,木久承和张玉娘走在最前头。/p
两人一身简朴的细棉长袄,与后头富贵打扮的众人格格不入。/p
张玉娘示意木梨快些到堂屋这边来。/p
木梨进来了后,看着一屋子的生面孔,张玉娘催她喊人。/p
两位年纪大的老人,应该就是继爹的亲爹娘。/p
木老秀才蓄着花白胡子,目光还算慈祥,木房氏不敬言笑,但也不多话。/p
木梨总觉得,她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屑,只不过,不会做得很明显。/p
在木梨喊了二老后,获得称赞一句。/p
木梨又认了木久兴和木久礼一家子。/p
木久兴木家老大,在县衙弄了个衙役差事当着。/p
他的婆娘姓季,是木房氏的远房侄女,算是亲上加亲。/p
木季氏带着自己的大儿子一家,在县城里弄个吃面的摊子摆着,混口饭吃,到是很多人看在木衙役的面子上,多去她摊子上吃面,因此,生意还不错。/p
木季氏生了两个儿子。/p
大儿子木永发,娶黄氏为妻,生一子,名木贤文。/p
次子木永富,同木梨年纪相仿。/p
木久承二兄木久礼,娶妻汤氏,育有一儿一女。/p
其子木永贵,比木永为大,已定亲,其女木香兰今年不过年方六岁。/p
木永为从东厢房里跑出来,人还在堂屋外呢,木房氏就难掩激动,忙喊木永为进屋。/p
搂着他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p
果然,亲生的,就是不一样。/p
木梨并不觉得有多失落,她本就只是她娘带过来的“拖油瓶”。/p
这一屋子人,只有张玉娘是她的血亲。/p
张玉娘瞥了一眼,心里泛酸,她怕木梨心中难过。/p
忙将她带走,娘俩去灶屋里操持晚上的团圆饭了。/p
木房氏扫了一眼两人离去的身影,明知两人去干嘛,却是一点都不吱声。/p
并没有说一句,家里吃饭的人多,让自己的另两个媳妇也去搭把手。/p
木久承因为爹娘归来,心中欢喜的不行,也没想那么多。/p
到是木永为,好容易才接受了木梨这个妹妹,又在心里惦记着她身子骨弱,怕她吃不消,几次寻了借口想离开堂屋,去灶屋里帮忙。/p
奈何,他被木老爷子、木房氏拉住不放手,可着劲儿的问长道短,听说他用心读书后,木老爷子越发高兴了,又检查他的功课,木家一大家子坐在堂屋里,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聊便聊到了傍晚时分。/p
任谁都没有多嘴关心张玉娘母女俩一下。/p
木家今晚有十六口人的饭菜要做,全靠张玉娘和木梨在灶屋里忙进忙出的张罗。/p
张玉娘的一双手要保护好,很多粗活做不得,可不就苦了木梨。/p
好在李婶子大抵清楚一些事,她抽空从菜园子里头悄悄过来,帮张玉娘张罗了一会儿,但她家也有一桌子饭菜要忙,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p
木梨自来到这时空,头一回累成了狗。/p
她甚至很讨厌家里来这么多,尤其与她毫无关系。/p
“娘,我好累。”木梨想撂挑子。/p
张玉娘回头往堂屋那边看,后又叹气:“算了,忍一忍吧,好歹也就这几日,你二伯一家子要早早回府城的。”/p
她想息事宁人,木梨忿忿不平。/p
张玉娘又劝她:“你爷爷是个读书人,颇讲究那啥君子远疱厨。”/p
木梨反驳:“这都是啥话,这话原本是孟子劝齐宣王,要他一心施仁政,并非是叫男子们不下厨房。”/p
“即是要有仁心,干啥看到我们累得要死,却不说多来两人搭把手,又不是我们要偷懒。”/p
十六个人的饭菜,还是年夜饭,可想而知,灶屋里有多忙碌。/p
“罢了,横竖只住几日就走了。”张玉娘心里也很不痛快。/p
木梨不想节外生枝,只得憋着一口气忍住。/p
整个下午,张玉娘带着木梨一直在灶屋里不曾出来。/p
堂屋里说得差不多了,木房氏瞧天色渐晚,外头爆竹声不断,她方才放开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7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7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六十一章 莫要太娇惯她)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陈清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