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出过这样的事,便算不得身家清白了。故而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前程,即便想贪图些银钱,也要好好掂量掂量。/p
殿试发展起来之后,又发展出了朝考。/p
殿试结束会,皇上于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一甲三人当即授官,其他进士则参加朝考,朝考又分为三等,一等第一名称为朝元。/p
朝考前几名授以庶吉士,和一甲三人一样,是为以后的内阁储备人才。/p
而其他人则按照殿试、朝考名次授以官职。/p
殿试后很快就有了结果,何子衾一举夺魁,成为状元。君沛则在二甲之列,排名居中上游,算是和春闱的排名差不多。/p
有此结果,君沛倒也并无失落,这也算是在预料之中的。/p
对于君高中了便好,她反正是很高兴了。君岚笑嘻嘻的冲着君沛行礼,“以后就要称君大人了。”/p
“你啊!”君沛笑着揉揉君岚的头。/p
老夫人则问起君沛的打算,很快便又是朝考,不知道君沛的目标是庶吉士,还是外任。/p
若是不能中庶吉士,倒是宁可外任,做一方父母官,手中也有些权力可为百姓们多做些事情。若落在京城,便是分配到三省六部做微不足道的小官。/p
同样的品级,在外面便可以是一方土皇帝,若是在京城,便实在是微末小官,不值一提。/p
外面有外面的奔波劳苦,京城有京城的安逸奉承。/p
“庶吉士我是不指望了,倒是宁可外任。想来外任怕是少有人相争。”君沛笑起来。很多人来了京城都感慨于京城的繁华,自然大多也想要留在京城。/p
在京城有“朝官”之称,让人听了便觉得是高人一等的。/p
何况在京城也更容易结交到贵人,怕也更为容易升官。/p
“你这样想,我也是赞成的。你还年轻,是该出去历练历练,这些年都在家中读书,很少四处走走。历练是你最欠缺的。”老夫人说着。/p
未及弱冠的孩子,也没见过百姓的疾苦,若是一来就留在京城做官,难免纸上谈兵,不懂得为百姓考虑。/p
庶吉士虽说以后可能会进入内阁,可也有政绩卓越的封疆大吏进入内阁的,外任也不是不能位极人臣。/p
“是。”君沛笑着点头。/p
比起那些历经沧桑,几十岁才高中的人,他是很缺少历练的。/p
外任几年,也是一种磨练。他来京城的时候,父亲也是这样和他说的。/p
“可是颜家姑父外任多年,怡姐姐说外面很苦,不如京城安逸。”君岚忽然说道,“哥哥何必要去受苦?以后多少年都难以和亲人见面。”/p
父亲自有官位,他们一家人自然要和父亲在一处,若是哥哥外任,自然以后都很难相见了。/p
“可姑父却是人人敬仰的好官,做官哪里能怕吃苦。人人都贪图安逸,百姓就要吃苦了。做官本就很难一家人在一处,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君沛感慨着。/p
这一身的学问既然卖于帝王家,便不能只贪图一家的安逸和团圆。/p
“好了,岚儿,你们长大了,别离是难免的事。等过两年你说亲了,也是要和家人分开的。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强求不来。”老夫人笑着望向君岚。/p
君沛尚未参加朝考,君宏那边便给老夫人送了帖子来,说是君芙定下了亲事,邀请侯府里的人到那边去坐坐。/p
看着手中的帖子,老夫人的倒是有些怔忡。说真的,她还真没想到君芙的亲事这样快就定下来了。/p
老夫人把帖子递给了玉忘苏,“你看我们是去还是不去?”/p
若是没有先前的那些事,那不用说,作为亲戚必然是要去的。可有过那些事,便要另当别论了。/p
“芙儿姐姐这样快就定亲了啊?”君岚也有些惊讶。她是知道的,女儿家的清白最是要紧,若是没了贞洁,是不容易说亲的。/p
可芙儿姐姐出事才多少日啊!竟然就定亲了呢!/p
“是啊!倒还不错的。”老夫人感慨着,“淑慎大长公主家的次子。”/p
淑慎大长公主是先帝的长姐,这样的门第自然是好的。/p
“我听说他们家的次子是个傻的?”君岚咬了咬唇。京城的这些权贵之家的事她还是知晓一些的,淑慎大长公主的次子是个傻子,这在京城并不是什么秘密。/p
听闻正是因为小的时候就发现是个傻的,淑慎大长公主可是为这个儿子操碎了心,曾四处延医请药,却也没什么成效。/p
不过好好想一想,这人也是该三十岁了吧!这个时候成亲,自然不是第一次了。/p
“的确是个傻的。”老夫人点点头,“前两年媳妇难产没了,淑慎大长公主便一直想为这个次子再说门好亲事,却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p
淑慎大长公主是个很挑剔的人,一般人家的闺女还看不上。可家世好的姑娘,哪里会愿意应下这样的亲事?/p
嫁给一个傻子就够难受的了,何况还是去做填房,还要面对淑慎大长公主这样的婆婆。/p
不过也只有这样的亲事,君芙才能说得上的。/p
虽说君芙被毁了贞洁的事没传开,可始终是事实。若是嫁给别的人家,必然才成亲就露馅了。可若对方是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63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63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12章 别着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微微一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