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找老手说的,那肯定不是一个凡品吧。”/p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就是在恶意抬价而已。”/p
“他们之间又没有过节,抬价干嘛。”/p
“我刚刚找我的表妹鉴定过了,这就是民制的而已,不值钱。”/p
“十万买一个民制的,估计连零头都赚不回来吧。”/p
“人家就是图一乐,十万在他们的眼中,一文不值。”/p
“闭嘴啦,赶快听赵老师是怎么说的。”/p
网友们议论着。/p
赵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p
“这可不是一般的民制葫芦。”/p
“这是三河刘的真品。”/p
赵立此话一出。/p
旁边的鉴别师和黄大师立刻过去了看到。/p
“你说的是真的?”/p
他们都深受震撼。/p
也不管形象,就那么大剌剌的跟过去。/p
“三河刘?那是什么啊?”/p
“好像是清朝时期很有名的制作葫芦的牛人。”/p
“岂止是牛人啊,那时虽然官制居多,但是三河刘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p
“简直就是传世名作。”/p
“这就是在暴击我这个学渣啊。”/p
网友们纷纷开始解释这个蝈蝈葫芦到底是什么。/p
“康熙、乾隆年间,这玩意在宫中传的十分广。”/p
“基本上又头有脸的人都会用他的蝈蝈葫芦。”/p
“而且这一件的品相、包浆和雕刻艺术都是一绝。”/p
“比官模子还要贵上好几个档次。”/p
赵立解释道。/p
听见这话之后的其他人都是一脸震惊。/p
“小友,不得不说,你看东西的眼睛实在是太毒了。”/p
“果真是三河刘的东西,是老朽眼拙了。”/p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p
“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p
黄大师和高教授围在周围感慨道。/p
“这玩意居然能这么卖钱。”/p
“我可以出十二万买这个蝈蝈葫芦。”/p
胡明一听见赵立所说,立刻改变了注意。/p
“我出十五万。”/p
高大师说道。/p
这东西既然是三河刘的上乘之作。/p
即便是民制也能买个二十几万。/p
“一个蝈蝈葫芦就这么值钱吗?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啊。”/p
“这可不是他们挥霍,这可是个名家,现在都是有价无市。”/p
“上次那个三河刘的真品不就拍了四十多万吗?”/p
“我记得!那个还上了报纸,引起了不小的轰动。”/p
“那十万买到手是赚翻了啊,不愧是赵老师,看东西就是眼毒。”/p
“啧啧啧,跟在赵老师身边的拍卖者真是好啊。。”/p
“是啊,这就是一个人形鉴定器,一说一个准。”/p
胡明看见弹幕有些羞愧,也有些后悔。/p
是自己不长眼,居然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p
早知道就应该多问问赵立的。/p
这样就可以淘到很多有价值的文物了。/p
但是人生哪有后悔药可吃。/p
“抱歉,这东西我是不会买的。”/p
楚少拒绝的很果断。/p
对方不松口,这两位大佬也没有办法。/p
只好十分肉疼的多看了几眼。/p
“对了,这次请您跟着我们一起去考古现场看看吧。”/p
高教授一看见这么好的机会。/p
于是赶忙邀请到。/p
“可是,不是还有展览吗?”/p
赵立问道。/p
“考古申请已经交上去了,那里比较重要。”/p
“这次的展览就先延期了。”/p
高教授回答。/p
“延期?就为了赵老师吗?”/p
“这感情派头比教授都大啊。”/p
“那可不,你也不看看赵老师是什么身份,这就是考古界未来的希望。”/p
“开不开展览跟我们关系也不大,大神在那里我就在那里。”/p
“考古现场的东西要是被赵老师看出赝品可就尴尬了。”/p
“应该不会吧,那么多的机关呢,保护赝品着实没必要。”/p
“到了不就知道了,好期待赵老师的点评。”/p
网友们还没有等到赵立的回答。/p
就已经率先将他的行程都安排好了。/p
“好的,我会去的。”/p
赵立答应了,正好他也想去看看挖出来的避尘珠。/p
试试能不能从上面找到一些隐含的线索。/p
顺便再寻找一下可能被忽略的东西。/p
“既然答应了,那我们就一起去吧。”/p
“我这就订机票,明天就出发。”/p
高教授果然是雷厉风行的性格。/p
直接订机票就准备带赵立走。/p
我又不会跑。/p
至于这么着急吗?/p
赵立在心中吐槽。/p
表面上笑着答应。/p
“回去好好休息吧,我们多联系。”/p
胡明有些郁闷地离开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没有把握住。/p
搁谁都不会好受的。/p
“赵老师,我们以后还会见面哦。”/p
楚少也带着人离开。/p
不过赵立是真的不想要再见到楚少。/p
应付这样鬼精的人着实要费不少的时间和心力。/p
他可不愿意这么烧脑。/p
等到大家都走了。/p
赵立也揣着蛇眉铜鱼往酒店走。/p
准备回到酒店好好地研究一下。/p
不过没有走多久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55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55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十九章 又一次抬价买蝈蝈葫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雾都蜗牛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