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知晓扶苏为奸人所害,被迫自杀,更是怒发冲冠。
但此刻,又有什么用呢?
大秦已经完了,庞大帝国早已经消失在历史尘烟之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轰隆隆!
雷霆炸响,黑云如墨。
大风涌荡,骤雨袭来。
一如此刻始皇帝的心情。
阴郁,绝望,又有着不甘。
此刻,大雨之下,所有人都这么静默的立着。
豆大的雨滴毫不留情的击打着众人的肌肤,然而没有一个人躲避,也没有人出声。
悲哀的情绪,在大雨之中蔓延开来。
大秦,就如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般,以狂暴风雷之势,席卷了整片天地,而后,又极快的消逝。
此刻,天地昏暗,暴雨倾盆。
悲哀绝望的情绪,即便是隔着屏幕,观众们都感受的一清二楚。
“这场雨,来得好是时候啊。”
“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哀伤,这是老秦人的哀伤吗?”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而如今,他们为之捐躯赴死的大秦,已经没了,无数老秦人,又该何去何从?”
“看到政哥这个模样,真的好心痛啊,一代帝王,一生不输于人,却在死后,输了天下。”
大雨滂沱,雷声隆隆。
风雨之中,始皇帝闭着双眼,身体颤抖着。
易泽微眯着眼睛,看着此刻悲痛绝望的始皇帝,心中有万般安慰之语,但话到嘴边,都化作叹息。
如何安慰?怎么安慰?
一手创建的大秦帝国分崩离析,最心爱的儿子被迫自杀,这接连的打击,无异于晴天霹雳。
雨水落下,模糊了所有人的双眼。
始皇帝刚毅的面庞之上,满是水迹。
却不知这是哀痛之泪,还是无情天雨。
而就在此时,自百万秦军之中,却传来一声声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有一小部分在唱,到后面,传得越来越广,越来越多。
每一个秦军将士,都自发地传唱起这一首《无衣》。
声音苍茫而又古老,带着奇特的韵律,在风雨之中流传。
“唱的什么啊?为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
“这,这好像是古秦腔?我就说为什么节目中的帝王都说普通话,原来是经过特殊设计的!”
“易泽也太用心了吧,这是哪里复原的古汉语啊?”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我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是内心中悲伤的情绪突然淡了下来,感觉很受鼓舞!”
大秦锐士们逐渐激昂起来的音调,同狂暴的风雨声杂糅在一起,演绎出别样的美感。
这慷慨激昂的声音,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不解,因为这种语言,太过于古老。
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我们的语言最终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但在曾经,历史上的语言,却并非现在的模样。
易泽特地撤去了系统的一点功能,让这两千多年以前的大秦古语,再一次响彻在世界上空。
语言虽然让人不解,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是共通的。
就好比,我们听不懂毛熊唱的《gu》(防封),但是那里面蕴含的情感,却能够丝毫不差的传入我们的脑海。
这是音乐的力量,也是情感的力量。
此刻,一首《无衣》,气势雄壮磅礴,将老秦人的昂扬情绪,再一次调动起来。
大秦灭亡又如何?
老秦人,是不死的!
秦始皇睁开了双眼,眼望着无数双热切地双眼,耳边是愈发宏大磅礴的传唱之声,他心中,火焰再一次燃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没有犹豫,随着众军,一齐高声和唱着。
易泽,同样也不例外。
他也听不懂这充满古调的古语,但是仅仅是学习其中的轻重缓急,学习其中的起承转合,却是很快就通。
只是,这古语的《无衣》他可不会,因此,易泽唱出来的,是流传于后世的《无衣》。
这一回,观众们终于明白了,在场所有秦军们传唱的是什么了。
“我的天,这是《诗经》中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熟悉的字句,但是用这种奇怪的腔调唱出来,却是分外的动听。”
“易泽也太强了吧,这么快就会唱了?他要是不说,谁能够听懂?”
“博学多才,这就是易泽吗?爱了爱了!”
此刻,电视机前,不仅仅是观众们激动了。
不少学识过人的老学究们,同样是激动不已。
王露华,一个研究古汉语音韵学数十年的专家学者。
同样也是国内古音学的宗师级别人物。
作为一个学者,他本身便对历史相当的考究。
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在看到易泽的节目之时,他便惊为天人。
其中的服饰背景建筑风格,以他的学识,也完全挑不出差错。
当然,这也与王露华本身专攻的方向有关。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11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11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4章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是为始皇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木子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