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135章 稳中求进大汉必兴(2/2)

文/酸汤折耳根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本章字数:548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txt下载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三国大骗子我没想当大剑豪啊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我能看见秘藏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特种兵之全能系统我究竟重生到哪儿了
局稳定,蜀中的主官,其实还是一些丞相认可的人,比如董允便是,他现在就是蜀中的最高主官。

至于其他人,也是依靠裙带关系。

如此长期下去,大汉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氏族的问题。

徐庶觉得,大汉若想发展壮大,解决内部矛盾,就是关键。

或许科举制度,能够改善这一颓势。

因为一旦推行科举,大汉下辖的郡县,无论是氏族,士子,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晋升的机会。

特别是士子入世之后,将逐渐稀释氏族在在朝廷的隐患。

他现在主管大汉内政,解决内部矛盾,也就是他现在首先想要做的事情。

徐庶的分析,诸葛亮想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

不过对于废除察举制,直接推行科举制,他有不同的意见,他说道:“亮以为,当下的大汉或许可以是察举科举并行,然后逐步推行,最后取消察举制,更为妥帖。”

相比于徐庶的一刀切,诸葛亮更愿意选择缓步推进。

“这样也好!”徐庶点了点头,道:“察举科举并行,先让百姓们知道,好好读书,即使是平民,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他们的命运。”

“正是如此。”

诸葛亮笑着说道:“现在底层百姓基本目不识丁,若察举科举并行,首先提拔一批士子入世,同时也让天下百姓知道,读书将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数年之后我大汉学子必然增多。”

“届时科举已经开始推行,慢慢取消察举制度,也不会引起太大震荡。”

......

......


状态提示: 第135章 稳中求进大汉必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35章 稳中求进大汉必兴(2/2) 返回《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目录下一章:第136章 你看了保准高兴(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