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第12章 登闻鼓响,百官入朝(2/2)

文/咸鱼日光浴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 本章字数:497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韩娱之有话要说梦御三国:小乔天下旌旗遍天下智娶美人谋夺江山妾无良谋唐曲真神武三国清客僵尸的盗墓生涯戏如婚魔琴遗音锋火鹰扬
,许多制度都直接承袭自元朝,如中书省、御史台等。

但朝会制度,却不徇元制。

元代朝会极其简略:每日则宰执入延春阁及别殿奏事而已。

应该说,元朝的朝会规则有利有弊。

有利之处,便是皇帝和宰执只要达成共识,就可以形成政策,简单有效,成功避免了文官们无休止的哔哔。

弊端却是范围极小,时间地点都不固定。

元代的御前会议,有权参加会议的只有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以及怯薛近侍,寥寥数人而已。

无疑,这样的小朝会很不利于扩大皇帝的威仪,也堵塞了言路。

而朱元璋对元失其鹿的一个最重要经验总结,就是权臣蒙蔽,皇权无法下移。

他自然将其视作弊政而予以彻底改造。

因此,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之后,便极力推行大朝会,京城但凡有点品级的官员,都能参与大朝会。

如此一来,皇帝威权自然得到很好的扩张,百官的言路也由此敞开。

但是,明朝大朝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稍有争议,整个朝会很容易沦为菜市场,争议双方从争论朝政发展到人身攻击,进而大打出手。

有鉴于此,明朝朝会经历了两次大变。

第一次,洪武十三年太祖废相,原有政体解除,早朝的性质及功用也因之而变。

第二次,明英宗朱祁镇幼年即位,规定须进日并制件畅读,并且每次上奏件数不可过多。


状态提示: 第12章 登闻鼓响,百官入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2章 登闻鼓响,百官入朝(2/2) 返回《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目录下一章:第13章 皇城内外尽哭声(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