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羲瞅着天上的太阳,瞅了半天,他也摸不准现在太阳的转角,是四十五度左右,还是三十多度呢。
人眼的观察能力有限。
因为是一百八十度,又因为是测角度,李孟羲自然就联想到了量角器。
要不,做个量角器呢?
这个念头一经产生,李孟羲就觉得值得一试。
和太阳及天空有关的,应该是天文知识,再不济,是地理知识。
李孟羲自忖知识浅薄,天文地理近乎文盲。
但,试试呢?
万一区区一个量角器,真的很好用呢。
要是真的随手对着太阳,对着地平线一量,轻松算出太阳转角,然后得到精确至极的时间。
这样,就称得上是能察天时了吧,天文地理,能懂一个了吧?
别人,比如车夫老铁,老铁依靠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抬眼一看,就能看出大致时辰,能精确到半个时辰之内。
也就是,有太阳的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农夫能把时间的误差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也就是,随口约莫出七八点,八九点,这个程度。
但这不够。
若是战时,不能精确判断时间,时间误差大到一个小时那么多,那么,假设要趁天未黑,紧急突击敌军一个营寨。
可是,因为不能精确判断时间,要知道,傍晚,天说黑就黑了,五分钟前天还是亮的,五分钟后天色就完全黑了,五分钟就足以大变样,更别说误差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了。
那么,如果对时间的估测精度比较高,就可以在军事安排上,避免很多因为时间因素而造成的混乱。
比如,若看天色估计还有半个小时天黑,而路程半个小时也够了,于是下令出军。
结果,不到二十分钟,天就黑了。
出击半道而止,只得回撤,徒劳军心。
而要是,对时间的估测精度更高,当无有此麻烦。
我方能精确估测时间,而敌方不能,一来一去,就是代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969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969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5章 日转角估时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南宫我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