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跑到他营帐里,话还没说郭嘉先是长揖一礼,可把张辽都给吓着了:同僚十几年,他头一回见郭嘉如此低头,礼下于人。
张辽急急忙忙让过礼,把人给扶起来,心惊肉跳地问他:“奉孝有话但说无妨。辽断当不起奉孝一礼。”
郭嘉手摁着张辽胳膊:“文远,嘉来此是为托付文远一事。”
“奉孝请讲。”
“主公病倒,大公子着嘉和妙才等人护送主公回后方治病。嘉这一走,恐怕不会再回来前线,郭奕和郭荥二人年纪尚幼,行事作战难免有冲动不妥之处,嘉身为人父……。”
张辽听到这里心中明白了,郭嘉这是觉得自己要离开,不放心两个儿子,找他来专门看照了。不过,你说你要真不放心,你把两个孩子直接带回去不就行了?干嘛还得死撑着,装出一副全不在意的样子?
郭嘉像是知道张辽在想什么一样,在他身前声音淡淡说道:“我护他们一时,总不能护他们一世。文远,嘉不求你能处处维护二人,只求你能在他们行事不周时,在旁边提点两句便可。”
“这……奉孝……蔡将军亦在前线。他身为舅父,对两个外甥应该……。”张辽略作犹豫了片刻,到底还是说出了自己担忧。
郭嘉闻言只是苦笑了两声:“不瞒文远,我这个小舅子,和拙荆之间确实姐弟情深,只是他和嘉之间却……。对两个外甥,他关照自然是少不了的,可嘉即担心他这关照的方式?这一点,我想他二姊比我更清楚。”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郭嘉在提起蔡妩时,张辽总觉得郭嘉在不着痕迹地瞄向自己,不由心头一凛,恍惚忆起多年前雁门关那位俏丽夺目的男装女郎。以及自己才入许都时,曾经答应过她的一句话:今后无论何时,蔡夫人但有差遣,张辽必定万死不辞。
那两个孩子,不光是他同僚郭奉孝的儿子,还是蔡妩她的骨肉血脉。
这请求,虽不是蔡妩说出,但既是郭嘉开口,他也一样没有拒绝的余地。再说……郭奕跟郭荥两个孩子,已经被教养的很好,虽通透洞察不如他们的父亲。但有那样的母亲在,大面上的轻重急缓他们还是清楚知道的。轻易不会出什么岔子。
郭嘉这要求,恐怕更多是未雨绸缪,把一切可能发生的不利事情扼杀之摇篮之中。
转念沉思片刻后,张辽还是答应了郭嘉,对郭嘉保证自己会在暗处看顾好两位公子,断然不会让他们出什么意外。郭嘉这才长出一口气,在又拱手一礼后,跟张辽告辞离开。
此事发生的次日,夏侯渊和郭嘉等人就带军二十万,北上回师,返程许都。
而郭嘉前脚离开,后脚曹昂就收到郭嘉留给郭荥,让他在大军走后转交给曹昂的书信。书信三封,言简意赅。却封封都让曹昂喜忧参半,感慨万千。
郭嘉的第一封信,只有六个字:汝父安好,勿忧。
第二封,依旧六个字:谋事莫若谋人。
第三封,还是六个字:家和方能国安。
十八个字,让曹昂彻底明白,自己这回恐怕真的才对这位先生的心思了——他是当真打算离开了。不然以他的性子,他不会连这战后的路要怎么走都告诉他。
他这是打算放开手脚,让他凭借自己折腾了。
当然放手的不止有郭嘉。还有他自己的父亲,这个一手培养了他,教导了他,把他从一个莽撞小子硬生生训练成三军统帅的人,竟然在天下即将一统时,把前线的的担子丢给了他,也把莫大的功勋送给了他。
曹昂不知道自己此刻该怎么跟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或许所有时机都成熟了,只差他把兵定南方,南北一统的消息传达天下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曹昂自己的想法一样,在郭嘉他们离开后的第二天,司马懿带西北塘报赶来见他。塘报上赫然写着:轲比能与马腾达成结盟。一南一北,夹击韩遂雍州。韩遂兵败,撤军回程。西北之急解除。大公子可安心南下,扫平江东,克定益州,完成中原一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93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93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45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舒寐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