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哈里森博士正坐在电脑前,给所有人展示着一篇论文。/p
“各位,今天我请大家来的目的,一共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这篇刚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论文。”/p
“这是一篇在超级细菌导致的院内感染中,使用纳米药丸将抗生素递送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快速精准治疗的临床实验论文。”/p
“每个人看完后,可以表达各自的看法。”/p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上的论文。/p
过了一会,房间里出现了窃窃私语声。/p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忍不住讨论了起来。/p
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有朝着争吵发展的趋势。/p
“好了,已经过去二十分钟,你们应该都看完了。”/p
“有什么想法吗?”/p
哈里森博士当机立断地打断了所有人的讨论。/p
一个专家举起手来,脸上满是激动:“我的天啦,纳米药丸竟然已经进入临床,谢天谢地,有了它,我病人的腰子又能保住了。”/p
“众所周知,随着抗生素的日益滥用,每个病人都要面对耐药菌的折磨,尤其是一些慢性感染患者,他们长年累月都要吃抗生素治疗。”/p
“而抗生素等等药物都是从肝脏和肾脏代谢的,所以,能将起效剂量降低到千分之一,这对我的病人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利好。”/p
“泌尿外科是克利夫兰的头牌专科,说到肾脏,我们是全鹰国当之无愧的第一,没有人比我们更专业,所以我对这款纳米药丸非常感兴趣。”/p
另一位来自肝脏科的专家疯狂地点头道:“欧,老板,你不知道,每次抢救肝脏衰竭的病人时,我有多么努力,同时也是多么的痛苦,我希望这款神奇的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减轻我工作上的痛苦。”/p
其他的专家们也都纷纷表示赞同。/p
“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不过一想到是三清集团的产品,就又不那么让人惊讶了。”/p
“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想将这款神奇的产品用在我的病人身上。”/p
“绿藻和聚合物分子结合的产物,加上22年获得诺奖的点击化学技术,造就了三清的这款奇迹。”/p
“真是奇思妙想,最难得的是,三清竟然能够实现它,将其从实验室带入手术室。”/p
“我听说过一些研究纳米技术的项目,但都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临床,三清的这款产品可谓是零的突破。”/p
“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产品形式,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实物。”/p
“唯一能猜测的就是,它可能因为含有大量绿藻成分,而呈现出一丝美妙的绿色。”/p
哈里森博士轻咳一声,切换了一下展示内容,屏幕上出现了一则报道。/p
“第二件事就是这份来自华夏的新闻,目前很火,被鹰国媒体大肆转载,也是关于一起纳米药丸拯救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案例。”/p
众人凝神看了起来,好一会才开始发表感慨。/p
“带有ndm-1耐药基因的绿脓杆菌,通过纳米药丸将两种联合用药送到了病症,并完成了治疗。”/p
“非常具有启迪意义,我的心更加瘙痒难耐了。”/p
“真想现在就飞到华夏,找到这家医院,哪怕让我呆在旁边,看着那里的医生治疗都可以。”/p
哈里森博士看着大家一副激情澎湃的样子,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p
“各位,你们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p
“我已经联系了昆市的医疗团队,那里正在进行纳米药丸的临床三期实验,他们答应了我们前去观摩并参观治疗的请求。”/p
“机票已经订好,后天,你们所有人都将随我一起踏上前往华夏的航班。”/p
“去年我去了一次华夏参加医博会,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这远远不够。”/p
“华夏现在的医药行业正在三清的率领下蓬勃发展,如果我们还不放下身段,将目光投射到遥远的东方,未来几年,我们很可能会在医术上被远远抛下。”/p
“以后,每年我都会带领专家团队,去华夏的医院参观学习。”/p
“我相信,这会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p
(本章完)/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925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925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死之间,有大希望)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骑猪去挖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