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四点,虽然还有那么点太阳洒在大地。/p
但是却感觉不到多少温暖。/p
来的时候都是挑着胆子,累的不行。/p
所以感觉不到太冷。/p
现在回去的时候手里没有东西。都是感觉冷飕飕的,因为现在的温度已经接近零下了。/p
“小川,三大说,明天就开始去挖水渠。到时候由你指挥。”/p
赵大凡牵着驴车来到了他的身边,对着他说道。/p
此时的车上堆放着一摞摞的箩筐和扁担。/p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p
确实,现在已经是零下了,再不弄的话,等到后面越来越冷。/p
说不定哪天就下大雪了。/p
“赵队长他们呢?明天不来吗?”/p
赵大凡闻言轻轻摇了摇头,“三大说有事情,明天过不来,到时候你安排就好了。”/p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行,到时候明天再看吧。”/p
众人迎着寒风,向着家里走去。/p
晚上回到家里。天已经安全黑透了。/p
小草两人已经睡下去了。/p
他独自来到了之前黄牛待的窑洞。/p
赵保林的速度还是挺快的。/p
一个礼拜不到就把他要的东西给弄出来了。/p
此时的窑洞被他给挖深到了六七米。和正常住家的窑洞差不多的深度。/p
之前潮湿的地面被铲干净了,上面撒上了一些干灰。/p
但是空气中还是弥漫着淡淡的牛骚味。/p
没有火炕。/p
而且房顶和四周也是没有修整,显得有点斑驳。/p
不过此时的窑洞两侧,树立着一排排的架子。/p
架子有四层,手臂粗细的木头做架子,细一些木棍搭的底托,上面整齐放着一排排木头盒子。/p
盒子里都有土。/p
里面种着一些蔬菜,只是还没有发芽。/p
弄了一个火盆放了点柴火在中间的空地上,他这才将门给关上离开。/p
翌日清晨。/p
推开房门,外面又有点下霜了。/p
人们一大早就起来。/p
村里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出动了,随行的还有一些半大的小子。/p
扛着铁锹,镐头以及箩筐扁担。/p
至于村里剩下一些劳动力,则是出去打柴火去了。/p
冬天没有柴火烧炕,那是很难受的。/p
而且做饭也需要用柴火。/p
光靠那些玉米杆子和玉米芯,不是特别的耐烧,做饭还行,晚上烧炕就有点乏力了。/p
想要冬天过的舒服点,就得去打柴。/p
打柴火,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直到打够了,或者下大雪。/p
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重任。/p
那就是山对面那里还有几亩的土豆红薯地。/p
公粮都交好了,也该挖出来了。/p
众人来到玉米地这边。/p
都将目光放在了周小川的身边。/p
周小川见状,看向了赵大凡,“我让你准备的麻绳带来了没有?长度够不够。”/p
听到他的话,赵大凡笑了笑:“你都安排了,怎么可能不带,放心好了,足够通到田那边。”/p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p
“那行,把绳子给接上。一直通到泉水那边。”/p
赵大凡闻言点了点头对着人群喊了一声,“大家把麻绳拿出来,接在一起。”/p
众人闻言,纷纷把挑子里的麻神给拿出来,在接口处打上活结。/p
麻绳有长有短。/p
最短的有五六米,长的有十几二十米。/p
一路上打出来无数个结。/p
之所以弄绳子,也是担心挖的时候给挖歪了,到时候高的高,低的低。。/p
万一水到了地方过不去那就尴尬了。/p
而且玉米地这边的位置,比那边水平要低一米。/p
也是方便水流过来。/p
冯月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一脸好奇:“小川,你这都跟谁学的啊?”/p
“有啥啊。直线拉过来,不就不会偏了吗?就像盖房子用的吊线,可以保证房子盖的直。”/p
冯月闻言轻哦一声。/p
说话间,被定在地上的绳子传来了一阵拉力。/p
这是那边已经到头。/p
周小川看着旁边等着的一堆人。/p
他便顺着绳子,向着泉水的方向走去。/p
因为绳子太长了,中间肯定是向下塌陷的。/p
所以他一边走,一边将绳子调整,然后用一个树棍给固定起来。/p
一直走到泉水这边,他这才停下。/p
这边定的点,正是井水下方七米的位置。也就是出水口的位置。/p
赵大凡和三喜两个人看周小川,便赶忙問道:“接下来怎麼弄?”/p
听到两人的话,周小川指了指这条绳子,“沿着这绳子,挖一条深六十公分,宽六十左右的槽。这个水先不挖通。”/p
说话的时候用手指着来的方向。/p
赵大凡闻言点了点头。“那行,其他的呢?”/p
“没了,先把这个给挖出来吧。就这已经够我们挖个一个星期了。”/p
一公里的距离。/p
这次来有七八十号人。就按一人一天挖个四米左右。/p
那也得一个星期。/p
好在这里不是石头山,只是泥土里夹杂着一些碎石头,不然就有的搞了。/p
赵大凡闻言点了点头。/p
扯绳子的老乡们重新回到玉米地这边。/p
看到众人回来,场面顿时一阵的激烈。/p
“大凡,有没有问小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94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94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一十六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薄荷也会上火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