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莹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你看过今天的报纸吗?”/p
“没来得及看。”/p
“有一篇评论写得特别好。”/p
“说说看。”/p
“这篇评论说,衡阳的地位超过长沙,因为衡阳是两条西南公路的中心。衡阳失守,意味着东南与西南隔断了,东南和西南两大后方受到了直接军事威协。国民党高层对此非常忧虑。衡阳失守,将会让中国的抗战时间拉长。”/p
“这个分析真是一针见血啊!”许佳全说。/p
李春莹继续说:“评论还说,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但是他们的英勇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援,因为国民党**和国军统帅部不要民众,而自愿放弃了主动权。这就是国军一退再退的根本原因。评论还批评了国民**不知道发动老百姓抗战,还说,抗战是全民族的大事,不单单是军队的事。”/p
“这种论调很像是共产党的论调。”/p
“据说,这篇评论正是来源于延安。”/p
“这就对了。只有共产党才会说出这样的话。”/p
“你不觉得人家说得很有道理吗。”/p
“是很有道理。”/p
“就说桂林保卫战吧,又要搞什么焦土抗战,让老百姓疏散。可是,却烧了很多民房。仗还没打起来,已经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部队官兵也没有了斗志。”/p
“焦土抗战,焦土抗战,本身这个提法就很伤士气。都打在焦土了,就算守住了又有多大意义,人都没了。”/p
“整天喊着焦土抗战的人,其实打起来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p
“还有,所谓的焦土抗战,其实的鼓动一些人拼死抵抗,却掩护另外一些人躲起来偷着过清闲日子。”许佳全还想起了台儿庄大战时,由于中央军汤恩伯不听调遗,害得川军的李长官的部下伤亡惨重。李长官此后再也不敢再组织大规模歼敌作战,让他的主力退入大别山中,消极避战。我们也乐得清闲,过了五年自由自在的日子。要是此次再不调回桂林,我们一个个都被养成大肥猪。/p
“你听说了吗?为了响应焦土抗战之说,冯军长向白长官请战了。”李春莹说。李春莹在韦峰师边,自然消息比许佳全更灵通。/p
“我也听说了,据说冯军长还向白长官请求把那批美国援助的军火全部拿出来,发放给前线各部队。冯军长决心在桂林城与鬼子决一死战,直至战成一片焦土。”/p
“你猜白长官怎么说?”/p
“怎么说,难道白长官拒绝了?”许佳全瞪着双眼问。/p
“白长官当然拒绝了。白长官说,还不到时候,不到关键时刻,不要动咱们的家底。”李春莹语气里已有些**味。/p
“这叫什么事呀!”许佳全感叹。/p
“白长官的心思,谁都猜不透。”李春莹很无奈地说。/p
许佳全:“好了,现在值得高兴的是,白长官终于同意派兵肃清桂林北部山区里的鬼子。而且,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一三一师,我们特务连还要担任最重要的任务。”/p
“这么说,你们马上开赴前线?”/p
“是的。自从认识你,我真有种想成家过安稳日子的念头,但是我知道我们现在还不行。”/p
“佳全,我完全明白你的心情。我们现在还不能有一个安稳的家,不是我们不愿意,是敌人不让我们安宁。”/p
许佳全深情地看着李春莹,说:“作为一名军人,我知道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去跟敌人战斗,去消灭敌人。”/p
李春莹也深情地看着许佳全:“我不是心胸狭隘的女人。我明白,在这个时刻,国家民族大义永远高于个人选择。”/p
听到这样的从一个女孩子嘴里说出来,许佳全很是激动。“和你在一起,我整个人都变了,也不知道是哪里变了,就是觉得整个人在变,是一种由旧变新的感觉。”/p
李春莹说:“在这个大时代里,每个人都在变,不管你愿不愿意,时代总是推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做出生活的选择。”/p
许佳全:“其实,这种时刻,我们根本没有选择。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们当然不愿意选择战争,是日本人逼迫我们做出这种选择的。”/p
“说得太好了。”/p
许佳全得到鼓励又说:“我们既然没有办法选择,又不愿就这样死去,就只能战斗!”/p
李春莹帮他整了整衣领,深情地说:“上了战场,你也要多加小心。”/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30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30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一十二章 焦土抗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西江木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