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现代管理,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瓶颈。不仅仅局限于国有的或民营的,城市的管理更是一个空白。租界的形成,将秩序引入。虽然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始,夏的出现,成为第一个有制的国家,社会的治理有了最初的线条。随着王朝的兴衰起落,值得称许的也是城间坊的治安逐步走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比较理想。但从农耕和游牧混杂文明进入现代文明的管理,对民众和公共的服务,不是推翻一个王朝就能证明统治者有能力管理好这个国家。治理的好,与世界同步;治理的太差,沦为别国的附庸。人类的残酷基本如此。/p
下午,掌柜们都来了,城内三家铺面的经营还算有条理。店面从新做了布置,该下架的下架,该封存的封存,有一点,如是坚壁清野的意思,但门面还是要维持下去的。曾文贤称之为时局的对应。掌柜们说,欢迎的旗子临时用纸糊了几面,无非是举举样子。商会的安排减半,有个形式过去就可以了。/p
曾文贤说,这件事可不能疏忽,小心驶得万年船。有些事,一句话不甚,店毁人亡,尤以非常时期。东洋鬼子说好骗也不假,但你得有那个本事。于是,极认真地教了掌柜们最基本的日本人见面之礼和简单的说话。学了几遍,发音较准,练习下来,让人感到有了日本东京语的味道。有了这个味道,对付日本人的纠缠就容易的多了。何况当地人的发音,学日语,较京城人标准。/p
送走掌柜们,陶书玉还未进屋就扑哧一声笑了,对着曾文贤施礼,说:“咋看,都像是演戏似的。”/p
曾文贤一脸凝重,说:“就我们现在这点福禄,能把这场戏撑下来,不见血光,算是上天的眷顾。演砸了,日本人大开杀戒,又是一次大清式的屠城。没什么悬念。”/p
陶书玉一脸愕然,先前的说笑一下子凝固起来,木木地立在那里,久久无言。/p
太阳落山了,虽然黑下来,但天总是要亮起的。/p
日本人的进城仪式选择在西方人忌讳的那个日子。是巧合,还是阴谋,无人道破。/p
这个西方人回避的数字源于《圣经》的故事。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油画《最后的晚餐》做了一个注解,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出卖的报酬仅为三十块金币而已。于是,圣?玛利亚的一行清泪在洒向耶路撒冷的残空时,一路追随自己的子女,完成了人类愚昧启蒙的最后一课。福音的解读,则是告白于天下,耶稣的受难是替众赎罪。/p
西方人对此数字的无言,与东方人大将忌地名,都是一个心理的认知。一复活,死是无疑的了。/p
这一日,雨过天晴,秋的早间比往日多了几分寒意。太阳向刀子一样扎在河的西岸。在县城的上空,一架银灰色的日本小飞机,绕城旋转飞行。一面撒传单,一面探头用喇叭喊话,让城里的人出来,欢迎日本人入城。这动作,搞得还蛮大的。飞得那么低,不怕掉下来,狗日的。有闲人对着天空说,一副眄视的样子。/p
在土关门的一侧。出和阳城门,过东小城,来自县城的商会、教会及社会名流等一行人,手执小旗,排摆香案,桌上放有瓜果茶点之类,再燃上几柱香;来时,有出家人尾随,以为是有了生意,还是商会的人给支了回去。民间有个什么事,都是这样的传统,如此往深了一想,也是自欺欺人罢了。/p
打开历史,有主张者,同是不待见的。/p
在城里的主街两侧,有铺面的门脸儿,商家也是这么个铺排,不得已,只当是一出戏。/p
欢迎的人群,脸色各异,一点儿也不比想象的逊色。值得自豪的是,一种预言性胜利时的微笑隐隐藏在心底,默默念着那个不远的将来。/p
从眼前持枪列队走过去的这群人,由东往西,入了城,日落的那一刻就不会太远。坊间坚信,这是预言的胜利,历史多有实证。/p
在和阳城门的两侧,书写的巨型汉字标语赫然入目,“铲除贪官污吏,建设清廉政府。”入城的首日,还未施政,日本人就认真起来,连年月日都具的清清楚楚,“昭和十二年九月十三日。”/p
官员贪的法则,是国人几千年来泱泱大国的传统。至今陋习未减,初衷不改。日本人靠区区二十二个字,借用城门悬挂囚徒异首之笼作隐语,企图建设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真是枉然。源自儒家对官的修行,日本人对国人的指望,显然用错了地方。/p
政府的清廉,犹如河水清则无鱼。政府清明了,社会对官的梦寐以求,还会趋之若鹜吗?/p
进了城,行进的日本官佐,乘高头大马,挎东洋大刀,却也威武。在别人的地盘上,摆一摆架子,装一下门面,谁也不会示弱。步兵随后列队整齐,看起来,军纪倒也严明。/p
在东奶奶庙前,有记者轻轻按下快门,历史的瞬间有了一张影像。/p
入城仪式结束。/p
近午,一队日本兵坐在东街的太平街口一带台阶上,看街品城,三五说笑言谈。有小孩围观过来,民俗,野惯了,不知好歹,看猴就是这个样子。日本兵从兜内掏出糖块儿散发,每人得到一块儿或两块儿,小嘴一努,也不认生,喜滋滋的,拿着傻笑。长这么大,还不见得有生人给糖块儿吃。后有婆媳闲话,日本人的糖块儿真甜。/p
不远处的残垣寺庙空地,传来日本兵支锅煮米散发的香味,午间的腾挪,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2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2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七章 入城仪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韩全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