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时,六叔和族人们把陈家仪一直送到村口的一漫坡上。在送行的人群里,站在六叔身旁的还有姨娘,这是六叔纳的小。因为六婶儿不会生育,纳小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姨娘比陈家仪小几岁,在陈家庄姨娘一直陪伴着她,这让陈家仪很宽心。/p
站在一漫坡,陈家庄一览无余。背山面川,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村屋、田野、炊烟,一幅诗人眷顾的田园风光。回眸最后的一眼,陈家仪发现,陈家庄是那么地朴实无华,多像出嫁前的乡村少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显得大方得体。眼下,满坡是收获前的景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开镰收割了。/p
梵高有句话,死去的人借助生者得到重生。陈家仪借助为父亲操办的三周年祭日,通过一种形式,让父亲的形象再一次鲜活起来。虽入土为安,却长存家族记忆。历史往往如此,有的因时间凝固下来,有的因它随风而去。/p
亲人相送总有一别。六叔说:“常回来看看,这里也是你的家。”/p
陈家仪心里一酸,语涩哽咽,扑到六叔的怀里,泪如雨下。/p
坐在车上,和六叔再一次告别,整个身心像有了一个归宿。几天的劳顿,不知疲倦的忙,只为了一个孝字,一个面子上的光彩。这一个孝字,从古至今,只有男儿担当的份,如今落在了陈家仪的女儿身上则苦不堪言。/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2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2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章 周年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韩全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