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笑道:“哈哈哈,看见没?你们大家的心思都往我这边飞来了……”/p
银心笑道:“呵呵,也是哦,”/p
林子轩笑道:“呵呵,你厉害,我们本来不想听你的,难道你拿了一个孝顺,就把我们都给挡在门外了……”/p
英台笑道:“忠孝者先之,不忠不孝而求乎道而冀乎仙,未之有也。”并说:“孝弟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弟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道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矣。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曰:“父母者,生之根也;君者,授荣尊之门也;师者,智之所出,不穷之业也。此三者,道德之门户也。”《太平经》又曰:“人生之时,为之当孝;为弟子当顺,孝忠顺不离其身,然后死魂神精不见对也。”/p
银心笑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在开始就十分注重人性的规范和人格的培养。古人言: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何况人乎?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没有父母,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生命。父母在漫长的岁月中含辛茹苦地将自己抚养成人,作为晚辈的自己理所应当地要为年迈的老人敬孝,故“孝”被人们称之为“人lún_gōng理”,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人道。试问,如一个连生己养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那么他还能真正地爱谁?孝谁?尊敬谁呢?孝心也是一种互利的榜样行为,你在对父母孝敬的投入中,同时还会获得从晚辈那里在将来得到的收获,并起到传承的作用。”/p
林子轩笑道:“道教装束中的蓄发,和道士出家后依然沿用的姓名,这也都是敬孝父母的表现形式。《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而《说文解字》中释“发”字为根也,意为不可忘根。常言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句话除显示一个人的气节之外,更多的含意是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宗。“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师长,礼敬三宝贤仁,不必四处祈求,则可得四种福报:”/p
一者、颜色端正。/p
二者、气力丰强。/p
三者、安稳无病。/p
四者、健康长寿,不逢灾难/p
而道教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传统中,也将会对提高人民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p
英台说:“古人云:“孝为百善之首。”孝顺父母为世间最大功德,又云:“不孝父母,拜神无益。”不孝父母,学道或行作一切功德,皆无意义。忠孝是我国在数千年来逐渐形成的优秀lún_lǐ道德行为规范和宝贵遗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精神体现,它与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今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尊老、敬老已成为全社会普遍议论和关注的话题,故弘扬华厦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振兴我们的民族精神及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安定团结、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
银心说:“那你们谁相信夫妻的缘分是天定的?”/p
梅香说:“我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绝对相信夫妻缘分是命中注定的!其实不单只是夫妻缘分,包括我们这一世遇到的所有人,都是生命里该出现的人,他们有些是来报恩的,有些是来讨债的,当恩债都了了,缘分也就完尽了。所以也就有了佛家所说的那句话:“若无相欠,怎会再见?”/p
英台说:“但是能结为夫妻,需要前世很深很深的因缘,当然佛界所说的因缘不等同于姻缘,而是说因缘果报,也就是说前世种下什么因,后世就会结下什么果。所以这个世间能结为夫妻的大多有以下3种因缘:因果成熟来报恩:夫妻生活平淡稳定。因果成熟来讨债的:夫妻生活堪坎。互报互讨的:夫妻生活幸福稳定。/p
第一种夫妻,因其中某一方在某一世有恩于对方,感恩的一方许愿来世偿还。因为报恩的那一方抱着报恩的心态,面对很多事都可以包容和迁就,达成一种互补的夫妻关系,所以生活会比较平淡稳定。第二种是双方在某一世既彼此是恩人,也彼此是债主,所以这一世需要相互报恩,相互还债,相互尊重,所以夫妻关系会一直平衡幸福。而第三种因为是来讨债的,既是讨债,生活中便会处处挑剔和嫌弃,导致整段关系吵闹不安乐。/p
银心说:“6年前我朋友姐姐在小县城做护士,因为不愿意每天面对着太多的生老病死想改行,也因此家人开始逼着她结婚成家。当时当时她可以有很多选择,可就是不成,一是自己还不想结婚,二是总觉得不是她要等的人。后来无意“”中在qq上遇到一个人,他说她以后会嫁给一个北方人。当时她只把一个笑话看,因为作为一个南方姑娘,我身边连一个北方的异性朋友都没有,何况我不会选择去北方的,远嫁是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做的事!”/p
一年后,她冒着和老爸决裂的风险,离职去一座她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去的城市!没过几天,认识了一个在那工作的北方人,从他追求她到他们去领结婚证,只用了半年的时间。然后她们一直在这个南方城市安家和工作。她以前是个无神无佛论,只相信科学!直到今年她爷爷过世,抱着一种半信半疑她给爷爷念地藏经,过程中一些真实的事让她开始对佛学深信不疑!无意中听到师兄和师父说今生缘分前生已定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23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23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三十四章 报恩还是还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捣药兔儿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