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这两位科学家估算了银河系不同区域内一颗行星被伽马暴“炙烤”的情形。他们发现,由于银河系中心恒星密度极高,距离银心6500光年以内的行星在过去10亿年间遭受致命伽马暴袭击的几率高达95以上。他们总结说,复杂生命通常只可能生存于大型星系的外围。(我们自己的太阳系距离银心大约27万光年。)/p
其他星系的情况更不乐观。与银河系相比,大多数星系都更小,金属丰度也更低。因此,两位科学家指出,90的星系里长伽马暴都太多,导致生命无法持续。不仅如此,在大爆炸后大约50亿年之内,所有星系都是如此,因此长伽马暴会导致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p
90的星系都是不『毛』之地吗?美国沃西本恩大学的物理学家布莱恩·托马斯(s)评论道,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太过。他指出,皮兰和希梅内斯所说的伽马『射』线照『射』确实会造成不小的破坏,但不太可能消灭所有的微生物。“细菌和低等生命当然有可能从这样的事件中存活下来,”皮兰承认,“但对于更复杂的生命来说,伽马『射』线照『射』确实就像按下了重启按钮。你必须一切重头开始。”/p
皮兰说,他们的分析对于在其他行星上搜寻生命可能具有现实意义。几十年来,i研究所的科学家一直在用『射』电望远镜,搜寻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发出的信号。不过,i的科学家主要搜寻的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因为那里的恒星更加密集。而那里正是伽马『射』线导致智慧生命无法生存的区域。皮兰说,“或许我们应该朝完全相反的方向去寻找。”/p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产生长期和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很可能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p
再说一个例子:超弦理论。当今可以说分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坚持不可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而另一派则说对手是波普尔的跟屁虫。哈佛大学教授皮特·盖里森指出双方争论的核心:“这是一场有关物理学本质的争论。”/p
宇宙学家乔治·埃利斯(ge ellis)批评弦理论说:“最让我恐慌的是,若不能通过实验检验的理论可以成为科学,那么科学和装神弄鬼的废话,或者科幻小说也就没了区别。”/p
瑞典物理学家霍森菲尔德 (s hr)说:“‘无需实验证明的科学’,这个名词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p
对这个效应最典型的阐述是:“一只南美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19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1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五十章 混沌理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冬夜之狼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