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歌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风筝,他先给宋颜书披上厚重的披风,把她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她再染了风寒。/p
宋颜书嘟嚷着都被他给裹成粽子了,楚子歌听见她的嘟嚷,扬起唇角笑说:/p
“粽子好,抱起来舒服。”/p
宋颜书不干,两人一阵笑闹。/p
而后,两人静坐下来,宋颜书有一下没一下的扯着手中的风筝线,楚子歌则替她握着绞盘。/p
“你怎么会想到放风筝?”/p
“我知你是个耐不住的性子,这段时间想必是闷坏了。”/p
“所以你就找来了这个来给我解闷咯。”/p
宋颜书指指上空迎风飘荡的风筝替他回答。/p
“我也好多年不曾放过风筝了。”/p
想想上次放风筝还是上辈子在福利院和一群同伴春游的时候。/p
“好多年?我怎么记得你在前年初春踏青时还曾放过风筝。”/p
前年?那是她未穿越来的时候,刚刚一时有感而发,竟忘了她真实的身份来。/p
忙装作回忆道:/p
“是么,我怎么没有印象了,大底是给忘记了。”/p
“你也知晓,我记性一向不怎么好的。”/p
宋颜书及时岔开了话题,楚子歌也未在意她一时的忘性。/p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宋国习俗,互有婚约的男女在婚礼前几日不准许见面,要是在这期间相互会面,则会致使日后的夫妻生活不和睦、不美满。/p
宋颜书不以为然,她虽然不知这习俗的由来,但一听就知道这是喜娘们拿来吓唬人的。也就只能吓唬到那些规规矩矩的闺阁小姐,她才也不信这套。什么见了面就不幸福,她嫁的又不是福尔康,她不需要姓福。/p
两个相爱的人结合组建成家庭,在日后的生活中相互理解、照应、倾听,还有适当的妥协和忍让,一起为了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举案齐眉,亦可把酒言欢。这样才她信奉的婚姻生活,这才是她认为的幸福。/p
不过,宋颜书这些天也确实没去见楚子歌。/p
因为她已经被忙晕了头,这几日里从早到晚她身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喜娘、嬷嬷、宫女,试完喜服前脚刚走了喜娘们,后脚又来了教礼仪的嬷嬷们。一天下来,她早已经筋疲力尽,一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了。/p
做这些繁杂事时,宋颜书忙里偷闲地想,楚子歌是不是也正同她一样被喜娘啊、嬷嬷啊团团围住强迫试这试那,又被逼着学着学那。心里不胜其烦,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暗叹一句,结婚真麻烦啊真麻烦!/p
最后一项,祭祖。/p
这日,宋颜书也是早早起来准备,由皇帝带领着进入祠堂。/p
祠堂内只有皇帝与宋颜书二人。/p
皇帝注视着高案上的先祖牌位,对立在后面的宋颜书开口道:/p
“书儿,你上前来。”/p
宋颜书依言走向前,随皇帝一同跪拜。/p
宋颜书跟着念。/p
“愿先祖佑泽我宋国国富民安,永享太平。”/p
“愿先祖保佑我儿一生无忧。”/p
“父皇。”/p
“书儿,父皇给你选择自己所爱之人的自由,亦是希望你此生的幸福能自己掌握。”/p
“父皇,谢谢您!”/p
这一句谢谢,确是宋颜书的肺腑之言。她明白,身边这位身居帝王之位的男人,像普通父亲一样,给了自己女儿最大限度的自由,皇帝的这份父爱,已是做到了极限。/p
因这自由,对于一国帝王来说,是极难的。对于宋颜书来说,这也是最难得的恩赐。/p
祭祖过后,回到景和宫,又是被拥着一阵捣腾,那些喜娘、嬷嬷像是比她还紧张,因为明天就是她与楚子歌的大婚之日了。/p
说到楚子歌,也有七八日不曾见到他了。/p
宋颜书盘算着怎样打发走这些积极性极高的喜娘和嬷嬷们,她对着文房暗自递过去一个眼神,文房朝她点点头。/p
宋颜书窃喜,文房真是越来越灵泛了,递个眼神就明白她想要什么。/p
“公主,也已深,您该休息了。”/p
文房适时地开口。/p
等的就是这句话!/p
宋颜书配合着连打哈欠。/p
那些喜娘、嬷嬷停住手上的动作,互相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拿不定主意。因为皇后娘娘可是交代下来,一定要给公主裁剪最合身的礼服,一定要让公主记住所有的仪式,并在大婚时完美展现皇家风范。/p
宋颜书见她们不决,掩嘴轻咳一声,文房会意。/p
“皇后娘娘说明日就是公主大喜的日子了,今日不宜太劳累,你们看公主的脸色,多显苍白,这要是娘娘怪罪下来......奴婢可担待不起啊!”/p
果然,将皇后抬出来这一招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p
宋颜书仰躺到她的大床上,舒服的叹喟一声,终于清静了。/p
“公主,您让文房将皇后娘娘搬出来,果然奏效!”/p
“那是当然,也不看看这后宫里谁最大。”/p
宋颜书有气无力地罢罢手,闭上眼睛假寐。/p
这些天真真是累惨了,比放羊还累,虽然她并不清楚放羊到底有多累。但她现在就想这么躺着,在软乎乎的床榻上躺到地老天荒。/p
她不知不觉就这样睡过去了,文房给她盖上锦被,轻手轻脚地退下。/p
不知睡了多久,宋颜书悠悠转醒来,手臂无意识地碰到了一个凉凉的硬质小东西。她心头一动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14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1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忆殇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橘猫遂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