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二十五年。/p
昌京。/p
繁华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以及运河中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桥而过。/p
“主子,这就是你曾生活过五年的昌京啊,与咱们汴京相比可差多了。”/p
“不能这么说,昌京地处东方,临近大海,水源众多。这里的百姓穿着、装扮以及习俗与地处内陆的汴京自然是有所不同。”/p
发问的人恍然道:/p
“原来如此,夏副……夏公子对昌京倒是很了解啊!”/p
“我当年……来过一回,那时,这里还叫秣陵城。”/p
那位夏公子似回想到了什么,面上微陷入沉思。/p
那问话的人一副书童打扮,那位夏公子一身劲装气宇轩昂,一看就是会武功的人。至于那位书童口中的主子,是一位翩翩贵公子,一身墨衣更衬得身形修长,只是神情有些清冷。/p
三人此时正立于昌京运河的石桥之上。/p
有萧声传来,悠扬清新的旋律,水润唯美的曲声。闻声望去,一位白衣公子立于船头甲板上,迎着水波徐徐吹奏。船穿过石桥,桥上的人瞧见那白衣公子的面容。/p
书童装扮的人忍不住感叹。/p
“好俊俏的公子!/p
劲装男子也似有所感,对着那墨衣男子道:/p
“这曲艺到有你的几分神韵。”/p
墨衣男子却仿若未闻。/p
从踏上昌京那一刻起,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纷拥席卷而来。/p
同样的繁华街道,同样的青瓦白墙,同样的曲深小巷,就连她最爱吃的那家烧饼摊,还在原处。/p
可一切又不一样了,这里不再叫秣陵,而那烧饼摊的老大爷早已去世,如今由他的儿子轮替。/p
也再也没有她穿梭在街道的身影。/p
事物转换,几经轮回,七年的时间,早已物是人非……/p
船舫。/p
“我还从未听你吹过这首曲子,这曲风曲调倒是很合这意境。”/p
“这曲子叫什么?”/p
“秣陵。”/p
“月落,你……”/p
船中一锦衣绣袍男子,盯着对坐的白衣公子,细长的桃花眼里含着一抹担忧神色。/p
白衣公子呷了一口茶,漫不经心道:/p
“你多虑了,我是一时来了灵感,吹着玩的。”/p
锦衣男子转而一声无奈轻叹。/p
“有时见你这样,我真不知该不该为你故作坚强而高兴。”/p
“难道你想看到我每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而不得终。”/p
“我只是想告诉你,你不需要在我的面前强忍伤痛,你的心里的痛楚我都愿替你分担。”/p
白衣公子垂下眼眸,手无意识地抚摸杯沿,而后抬眸正视对方,语气坚定。/p
“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了,不是么?”/p
船已靠岸,船中的对话还在继续。/p
“下月楚皇帝大寿,我需回去一趟,安排一些事宜。”/p
“你就在……昌京住上几日,你也有很久没有回来了。我前些日子已飞鸽传书给他,想必他已安排妥当。”/p
“完事后,我会直接去楚国,到时,我们在楚国汇合。”/p
“好。”/p
三人来到一间医馆外。/p
‘仁济堂’/p
进得医馆内,堂内的伙计发现有客人来,上前打招呼。/p
“请问你们几位是看病还是抓药?”/p
“看病需排队,抓药这边请。”/p
“我们来找良大夫”/p
着劲装的男子客气应道。/p
“哦,是来看病啊,那需要等一等,良大夫此时正在为其他病人脉诊。”/p
少顷,从内堂出来一人。/p
伙计过去与那人说了几句,那人望过来,面上有几分诧异,而后恢复神色,朝这边走过来。/p
朝着那墨衣公子颔首问道:/p
“不知几位来找在下,是为何事?”/p
“我们是为途尘神医而来。”/p
着劲装男子亦颔首回应道。/p
“我们知良大夫是途尘神医的传授弟子,想向你打听途尘神医现在何处?”/p
“师傅已在外云游多年,我亦是十几年未见过他了。”/p
“也不知他老人家现在何处?”/p
良大夫面露遗憾应答。/p
那书童打扮的人一听着急道:/p
“那我们该去哪儿找神医?这都已经出来五日了,再拖下,侯……”/p
“四喜!”/p
墨衣男子出声。/p
四喜自知失言,闭嘴退到一边。/p
“那便不打扰了。”/p
一行人告辞。/p
良大夫打量着墨衣男子的背影,似有所思。/p
“且慢!”/p
三人闻声回头。/p
“可否告知在下,你们找我师傅是为何事?”/p
着劲装的男子面色有些迟疑。/p
“我师弟曾与师父同去云游,或许会知晓师父如今的去处。”/p
话却是对着墨衣男子所说。/p
“能否请你师弟出来一见?”/p
墨衣男子道。/p
“我已收到他的飞鸽传书,这一两日应该就要到了。”/p
“敢问令师弟尊姓大名?”/p
“良大夫在哪里?”/p
着劲装男子的问话被一道微沙哑的叫唤声打断,众人闻声看去,一俊俏白衣公子,手里提着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p
书童惊讶。/p
“这不是在船头chuī_xiāo的那位公子!”/p
不只是书童,其他人也同时认出来人。/p
“小小年纪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814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81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引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橘猫遂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