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杜韵提了几两酒寻到了夫子门上。
说是夫子,实则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听闻是受不了官场黑暗,辞官回乡了,百无聊赖便办起了私塾。
杜韵去的时候便看见一个青衫长袍形容端正的人正在院子里喂鸡,她趴在门口望着他被鸡撵的乱窜失态,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来。
青年人听见笑声回头,杜韵已经走进了院子。
她将酒壶往石桌上一放,拿过青年手里的葫芦瓢,抓了一把食粒儿撒了出去。
鸡群瞬间散开,青年得救。
真是个书呆子,哪有喂鸡一粒一粒喂的,鸡急了不围攻他才怪。
“多谢这位小兄弟”
青年答谢,杜韵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
青年见她小小年龄却独自来为家中的弟妹们奔走,又因为喂鸡的事本就对她心生好感。
最后不仅收下了四人,还免了几人读书的银子。
杜韵乐见其成,道了谢,留下酒走了,说第二日便将人领过来。
第二日王家三姐妹,杜拾儿穿着新衣服被王桂花送进了私塾。
私塾里多是些半大的孩子,男女都有,最大也不过十三岁,正是王桂花的大女儿冰花。
王桂花从私塾回来看见坐在门墩上读话本子傻乐的杜韵突然反应过来,杜韵也还是个孩子。
于是她要送杜韵去私塾。
杜韵哭笑不得,说她将来又不考科举,读什么私塾。
王桂花说她家女儿都去了私塾,女婿可不能是个大字不识的。
杜韵险些从门墩上栽下去,她拿着书匆匆躲回了屋子,王桂花追在她屁股后面劝说。
杜韵心想她若大字不识,怎么看的杂谈,王桂花难道没长眼睛。
晚上,杜韵被王桂花缠的烦了,命令杜拾儿将书本摆在面前,她随手翻过一页。
然后便对着王桂花将那一页背了出来。
王桂花惊得连话都不会说了,杜韵笑着说那些东西她早都会了,所以不必去私塾。
送她去私塾的事就此作罢,原以为日子终于能安生了。
谁知几日后的黄昏,杜拾儿下学归来,眼尖的杜韵发现他的眼角处有一处青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732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732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八章 中秋月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十年长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