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委大楼三楼南侧的会议室摆了一副乒乓球球台,是我们打乒乓球的基地。在财政局我和丰岷从早到晚和军代表一起去食堂,一起玩球,可谓兴味相投,我们和军代表自然很快成为球友。
每到晚饭后,经常有一些熟识的、外单位的机关干部到人委三楼来打乒乓球。其中有在全市乒乓球比赛取得名次的高手,多数是与我们旗鼓相当的对手。粮食局的会计杨厚生就是其中天天到场、风雨不误的一位。
杨厚生打乒乓球,有其与众不同的绝招。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打乒乓球都是以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为样板,可谓是见样学样,像不像,做比成样;尽管水平达不到,还是尽量做得像样。而这位杨厚生打乒乓球,攻不像攻,守不像守,无论对方的球是转还是不转,是上旋、下旋还是侧旋,是长球还是短球,都能够给你对付回去;就是我们常说的打不死。他打乒乓球颇像古典式摔跤,双腿叉开,上身前倾,两臂舒展,前后蹿动,左冲右扑,一会功夫,就会大汗淋漓。
无独有偶,军代表打乒乓球也有别我们大多数人那种常规打法,可以称得上另类。不管对方打过来什么球,他也是都能够给你对付回去,一时半会打不死。杨厚生回球主要是“顶”,而军代表回球主要是“扒拉”。他打乒乓球手臂动作小,双腿很少移动,善于使用腕力,带有隐蔽性;不像杨厚生那样全力以赴,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和这两个人打球,你必须有耐性,一个球没有十几个回合,绝不会决出胜负。论打乒乓球的水平,我和丰岷与他俩旗鼓相当,不分伯仲。我和杨厚生打,输球多于赢球;和军代表打,赢球多于输球。这是因为杨厚生比我抗磨;军代表比我急躁。
有一天,杨厚生在打乒乓球之前,把我叫到走廊上,对我说,“帮个忙!”
我:“什么事?”
杨厚生:“我希望能够调到财政局来工作,你能不能和军代表给我透个话?”
我:“行。我怎么跟他说呢?”
杨厚生:“你就说,我是粮食局的主管会计,在全省粮食系统算是能够拿得出手的数一数二的老会计。商业财务工作对于我不说是精通,也是手拿把掐。不会给你们财政局掉份。”
其实我对他真的一点也不了解。就是到财政局后,打乒乓球才认识的。从他的球风来看,这个人有不服输、敢于拼搏、有韧性、认真、不轻易放弃……种种优点;我很是佩服他。
我把杨厚生希望调到财政局的想法和军代表说了之后,军代表未加思索,脱口说道,“行啊!”
想不到,事情会这样简单,十余天之后,杨厚生真的调到了财政局,安排到了我们科。
杨厚生蒙古族,他自己不说,谁也看不出来。说了之后,倒是觉得他的蒙古族特征明显,高颧骨,小眼睛,身板强壮结实,性格豪爽。家里有两个和他一样结实的小男孩,没有女孩;杨厚生两口子都喜欢我们的老大、老二,抱起来爱不释手。到了星期天,非要把她们领到他家,玩耍半天。
夏天,他请了几天假,去大连。原来是,他父亲生前有一个心愿,希望死后,把他的骨灰撒到大海之中。杨厚生回来的时候,我问他,“老爷子的心愿实现了?”
杨厚生:“实现了。在傅家湾我求打渔的渔船把我载到大海深处,把骨灰罐抛进大海。骨灰罐漂在海面,就是不沉。打渔的大爷说,灌口封住了,进不去水,不能沉。后来,把骨灰罐捞出来,砸了一个窟窿,骨灰罐才沉到海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67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67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进出财政局之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付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