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逍遥江山内- 第1863章 士争负笈从之(2/2)

文/一景之月
逍遥江山内 | 本章字数:1190  | 逍遥江山内txt下载 | 逍遥江山内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家族俱乐部重生之最强仙尊我的天尊妈妈(全)催眠狂想曲-明星篇刑警荣耀乡野小神医老婆和她前男友的性事人脑黑客女友的凌辱故事脑内修改系统琼明神女录重生之超级公子
学者才慕名向他求教,并使他享有”南方共宗鹤山老”的盛誉。

名声一大,学生就多,请求其授课的人就多了,加上宋代学风开放,魏了翁索性回乡于城北白鹤山下创办鹤山书院。了翁在鹤山书院讲学十余年,”士争负笈从之”。

蒲江鹤山书院的创建,始于嘉定二年,完成于嘉定三年。嘉定二年三月,魏了翁的生父卒于蒲江。为葬其父,了翁在蒲江长宁阡卜得墓地,并于此年冬葬其父。在为其父卜墓地的同时,又卜得鹤山书院的地址,即与长宁阡”属连”的白鹤冈。于是,”即其地成室,是为今白鹤书院”。白鹤书院自建立之初,一直作为教学之地,后来因战乱毁与战火,等到至顺元年文宗命虞集题”鹤山书院”,并作《鹤山书院记》。于是,苏州鹤山书院得以重建。明初将此地设为府衙,为苏州巡抚、知府办公之地。

说起这府衙能得以落户还与一场大案有官,当年朱元璋从张士诚的手中夺取苏州,迫切的让苏州彻底归顺自己,大明刚刚建立,他便让刚刚做了礼部主事的魏观去当这苏州知府。

魏观本是元时隐居蒲山。朱元璋称吴王,被聘为国子助教,调任浙江按察司佥事,吴元年,转任两淮都转运使。先后两次奉命访求贤能,荐者多被起用。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奉命侍太子说书及教诸王经。洪武三年,转任太常卿,考试祀典。次年,因事被谪为龙南县知县,不久又召为礼部主事,算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他奉命来苏州后,结交苏州三教九流,文人墨客长入府上,苏州本就是文化之地,有这帮文人墨客,加上商贾支持,本有些蠢蠢欲动的苏州城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而知府魏观也凭着这些文人墨客,一举打开了局面,短短两年的功夫,使得苏州政化大行,百姓安居乐业,课绩为天下第一。次年三月升任四川行省参政,因苏州绅民请求留任而未能成行。洪武七年,他又为民请命,皇帝同意将原定的高额田赋减去一半,苏州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按说到了这儿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魏观太不了解朱元璋的性子,加上为人骨子里还带着文人的秉性,以为只要自己留在苏州,就能继续让苏州繁荣昌盛。

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他书生的想法罢了,朱元璋在派魏观出知苏州的同时,派他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都指挥使蔡本任苏州指挥使。这样既可辅佐魏观掌军事,又可互相监督。蔡本到任后,发现魏观遇事根本不跟他商量,只是同一批文人打得火热,分明看不起他这个武将,不由的不满起来:“你魏观是打陈友谅破武昌后才进来的,资格浅着呢!有什么资本敢在我面前翘尾巴?他决定给魏观点颜色瞧瞧!”

魏观清廉勤政,没有贪污受贿的把柄可抓。蔡本存心要整他,鸡蛋里也可挑出骨头来。蔡本终于挑出了两根“骨头”:一是迁建苏州府治。张士诚占据苏州后,为在原来的府衙大兴土木,建造王宫,就将府治迁到胥门内的都水行司。魏观到任后,觉得这里潮湿狭窄,子城又在战乱过后化成了一片废墟,就想把府治迁回去。二是疏通锦帆泾。这是苏州子城西边的河道,张士诚进行过一番治理,后因战争破坏,大部分淤塞。为方便水上交通,魏观决定对其进行疏浚。


状态提示: 第1863章 士争负笈从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863章 士争负笈从之(2/2) 返回《逍遥江山内》目录下一章:第1864章 扶持清梦到梅花(快捷键→)

推荐阅读人间罪恶假太监:女帝看破后,我天天被重用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蛇骨阴香星能玩家请勿遵守规则规则怪谈:嘘!他不是人上嫁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激荡年代,我为祖国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