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曹志强的歌曲本身太好,唱的太好,总能给人一种极致的娱乐体验。
听过了曹志强的歌,再去听其他日文歌,简直就味同嚼蜡。
就好比吃过了佛跳墙,再也不想翻垃圾桶喝泔水了一样。
如果这个比喻不恰当的话,那另一个比喻,就更明显了——音毒!
没错,很多人认为,曹志强,或者说森中曲,拥有一股独特的魔力,那是一种让人听了之后就上瘾的魔力。
这不是说曹志强创作能力,而是说曹志强的演唱能力。
不可否认,曹志强自己创作的那些歌曲,不管是曲子还是歌词,都非常的惊艳,但只是这样的话,还不至于让人疯狂。
真正的原因在于,曹志强本人的歌喉,或者说,他本人嗓音的表达力。
其实曹志强创作的那些歌曲,不光是出唱片跟录像带,也出了ktv唱盘,很多卡拉ok厅,其实已经得到了授权,可以在里面点唱曹志强的那六首歌了。
最近这段时间,曹志强的那六首歌,是点唱数量最多的,绝对是当前最流行的。
甚至很多酒吧驻场的小歌手,都开始私下里翻唱曹志强的那些歌。
然而,大家发现,不管是谁翻唱,都唱不出曹志强那种独特的味道。
那种味道不是单一的,而是百变的,且每一种变化,都是登峰造极,让人无法模仿。
《君がいるだけで》的欢快,《海啸》的深情,曹志强的每首歌,都有一种不同的主题,都有一种不同的韵味,偏偏就能带动起大家不同的情绪,让人欲罢不能,循环播放,就跟中毒了一样。
除非你是完全没有音乐细胞,否则但凡你有些音乐细胞,或者音乐欣赏能力,只要听到曹曲,都会迅速中毒,迅速被他的歌声俘虏。
音乐细胞越多,音乐水平越高,中毒的程度也就越高。
然后呢,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好像那些重度吸du的yin君子一样,只对曹志强的曲再也提不起兴趣。
当然了,这种重度歌曲中毒患者,相对来说只是少数。
只有那些音乐细胞特别多,对音乐特别喜欢的人,才会成为这种重度中毒患者。
偏偏这种中毒,只是让你听其他歌曲就寡然无味,并没有其他更严重的问题,所以也不算什么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更加印证了曹志强的歌唱天赋。
看起来,似乎对听众来讲不是问题,可对其他歌手来讲,这就是大问题了。
因为一旦大家都只喜欢曹志强的歌,不再喜欢其他人的歌,那其他歌手还怎么混?
事实就是,自从曹志强的六首歌一直霸榜以来,其他流行歌手的唱片销量,都是一落千丈。
不光是流行歌手,就连一些古典歌声,销量也同样大跌。
就连一些特别流行的英文摇滚,据说最近的销量也跟着小跌了一点。
但英文歌的跌幅还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问题不大,可日文歌销量的普遍断崖式下跌,就是大问题了。
很多娱乐事务所,往往就是靠歌手来赚钱,而歌手赚钱最大的依仗,就是唱片销量。
这不光是唱片本身的销量,也跟这个歌手的名气直接挂钩。
一个周销量一万张的歌手,跟一个周销量十万张的歌手,肯定是不能比的。
然而问题是,当曹志强的第六首歌出现后,除了中森明菜的那首《难破船》紧随其后,成为第七名,销量还算可以外,其他人的歌曲,销量都突然猛跌。
比如这周的第八名,首周销量竟然只有五千张!
其他歌手的新歌首周销量,普遍不过千。
这种曹志强一枝独秀,其他人万马齐喑的情况,简直就离谱,可以说日本歌坛就从没出现过。
哪怕是当年曾经红极一时的美空云雀,也远没有达到过这种程度。
唯一能跟曹志强这种情况相比的,恐怕也就只有米国曾经的歌王猫王,以及目前那位风头正盛的迈克尔·杰克逊了。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搞娱乐的人,都很懂行,都知道一个天赋超强的天才歌手的诞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统治力!
换言之,只要曹志强还在日本歌坛一天,并且嗓子没坏,那就没人能跟他抗争。
是的,只是嗓子,还没算他的创作能力。
实际上,很多人都认为,以森中青泉的嗓音天赋,只靠嗓子就能成为一代歌王,根本不需要其他能力。
可偏偏嗓音独一无二的森中青泉,创作能力还很强,演奏能力也很强,甚至还长得特别英俊帅气,还不光会写歌唱歌,写小说写剧本也是同样一流。
这样一个天才多面手,谁见了不害怕啊。
所以,提前打压,就是他们唯一的办法。
可用下作手段又不行,最后只能找到一个参议院的参议员,通过这个关系来施压,希望能把曹志强搞臭。
就好像当年的美空云雀一样。
是的,当年的美空云雀,同样歌喉独特,在歌坛具有强大的统治力,堪称一代歌姬。
然而,因为美空云雀跟黑道组织山口组的关系过于密切,以及她家人不断冒出来的丑闻,让当时还很保守的日本民众,普遍开始抵制她,以至于七十年代后,她基本就很少抛头露面了,只是时不时的发一张音乐专辑。
然而,虽然美空云雀的歌声依旧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630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630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20章 见好就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唐居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