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证,就比如,头痛、头晕、腹痛、腹泻……这些都是症候。
而日本汉方药,给陈南的感觉,不是“方证相对”,而是“方病相对。”
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病,和证,是两码事。
证,可以有症候,有证型。
但是,病,是一种病名。
就比如刚才陈南拿到的葛根芩连丸说明书上面的功效:“急性胃肠炎、口腔炎、舌炎、肩背疼痛、失眠等热症者”
这显然是西医的病名。
哪有这样把中药方子和西医疾病画等号的方法?
陈南脸色越发凝重起来。
他随后拿起来其他药物。
“桂枝龙骨牡蛎丸”
“【功效】主治虚弱质、易疲劳或易兴奋神经质,失眠症、小儿夜啼症、小儿夜尿症、眼睛疲劳。”
“四逆散。”
“【功效】主治胃炎、胃痛、腹痛并胸腹部苦满不舒者。”
……
不得不说,汉方药,大量使用的都是张仲景的药物,无论是《伤寒杂病论》亦或是《金匮要略》。
要不然叫汉方药呢?
可是……
这些药物,全都是“方病相对”。
这可真的是中西医结合啊。
竟然把中药这么使用?
也是厉害。
这厉害吗?
不!
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形式。
陈南拿起药物,随后带着赵建勇他们聪聪回去了。
而赵建勇看着陈南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对,但却没有问。
陈南回来之后,当即开始在网上搜索起来日本的《汉方处方手册》。
这一查,顿时傻眼了。
因为《汉方手册》中,就是这么写的。
这是中医吗?
这是汉方吗?
陈南顿时有些无语。
如果说之前日本注册汉方专利,大量使用汉方药物,陈南抛开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可能觉得对方会用,喜欢学习中医精华。
但是!
现在看来,陈南忽然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方证相对”的“证”是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一组“症状”或“症候群”,而不是阶段性病机;“方证相对”的遣方用药是对证治疗,而不是辨证求机、审机论治。
这已经是错误的了。
甚至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大倒退。
但是!
这“方病相对”,更是滑稽了。
如果用疾病过程中为某一阶段的病机特点而设定某一张处方,包治这一疾病的全过程而不顾其病机变化,或者按照西医诊断的病名便去处方用药,连临床“症状”也不考虑,这就叫“方病相对”。
它是完全违背辨证论治原则的。
所以“方病相对”是“方证相对”的再倒退,是把汉方发展到了“非西非中”的地步!
这是一种落后!
这就是那群日本人对着世界宣称,他们对于中药使用领先于中国的行径吗?
陈南忽然觉得可笑。
赵建勇看见陈南脸色不对,以为是陈主任看见日本汉方药发展领先于国内心情不太好。
但是……
忽然看见陈南笑了起来。
赵建勇连忙问道:“陈主任,您怎么了?”
陈南笑着说道:“我发现一件开心的事情啊!”
“这汉方药,真的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
“买椟还珠。”
“这日本的汉方专家,可真的是厉害啊。”
“明明学走了伤寒论,窃取了中医很多经典名方,甚至申请专利。”
“但是……”
“却把最为精华的东西抛弃了,反而东施效颦,中不中,西不西!”
“实在是让人感觉滑稽。”
“呵呵!”
赵建勇一听,也忍不住好奇了起来:“哦?”
“怎么回事?”
陈南把药物和《汉方药物使用手册》给赵建勇展示出来。
“瞧见没?!”
“这就是汉方药。”
“了不起!”
“呵呵……”
“看来,初来乍到,就送我这么一件大礼。”
“我可要好好感谢了。”
宁武:???
大礼?
您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话说……陈教授……”
“那个药,能先给我吃点吗?”
宁武忍不住弱弱的问了句。
一旁的徐兵再也忍不住了,噗的一声,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咳咳,哦,对,你先吃药。”
陈南这才想起来有宁武呢。
徐兵打趣道:“吃什么药,人家陈教授做大事呢。”
“你吃不吃的吧!”
宁武卑微,不过瞪了一眼徐兵。
而此时,陈南兴奋的建立一个空白文档,就开始写了起来。
“《日本汉方医学衰落轨迹并不能代表中医发展方向》”
……
……
ps:今天写不完了,会议的事情,一两千字解决不了问题,明天直接上剧情吧,要不然卡的不上不下的也不舒服,也不至于断章……哈哈哈。
月初的时候,还是要恳求月票的,各位大大们,拜托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580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580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75章 意外发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手握寸关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