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在前带路,指挥着他们把东西都搬到什么屋子里去。
刘氏和齐氏领着两个孩子可成和慧儿走进这座二进的大院子时,是着实吃了一惊,主要是这院子比她们想得要大多了,外面第一进的院子足有谢家的两个院子那么大。要知道,谢家的院子在杨柳镇那也算是大院子了,杨柳镇没有几家人家有那样的大院子,可这会儿跟这个大院子一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并且这院子粉刷一新,白墙黛瓦,院子又干净又整齐,看起来是那么舒朗,人往院子中间一站,会觉得天地都宽了一样。
刘氏起先一直觉得顺娘租的院子贵的,这会儿也不嫌弃了,连连说好。
齐氏的感觉跟婆婆刘氏差不多,她也觉得这院子好宽敞,好整齐,真是大财主才能住得起的,怪不得要十五贯钱一月呢。
可成和慧儿更是在院子里面撒欢地跑,清脆的笑声就象是响起了一串小铃铛。
跟刘氏和齐氏,还有两个小孩子的那种欢喜的心情不同,谢二娘的心情却是说不上好,因为她听到了那过来帮忙搬家的那几个伙计说他们东家叫来的,而且这几个伙计还说,他们东家说了,喜家搬进来后,要是缺什么,就告诉他们,他们回去跟宋娘子说了,宋娘子会叫他们去买了再给喜家送来。
原来这二进大院子是租的那个宋玉姐的吗?
之前,顺娘不是说宋玉姐去了江南吗,怎么这就回来了?可她回来,顺娘怎么没有告诉过她呢,甚至顺娘租的宋玉姐的房子,顺娘也没跟她提过。
也许,顺娘只是觉得这种事情用不着跟她说,因为房子是她去看的,她定下来租的,她租这个房子早就把方方面面考虑好了,用不着听她的建议。
只是谢二娘此时想到的是,要是早晓得顺娘租的是宋玉姐的房子,她一定不会同意的。
毕竟这个宋玉姐在她的心里,那可是潜在的情敌,就算她已经跟顺娘成了亲,顺娘也对她很好。她无法忘记当初发现顺娘的女子的身份时可是读了宋玉姐写给顺娘的一封信之后才知道的。那信里的写信人的口气以及一些比较暧|昧的句子她至今都记得。尤其那一句,做不成夫妻就做姐妹好了的话,实在透着太多的暧|昧。谢二娘想,宋玉姐写的这个话是不是说明当初她是想跟女扮男装的顺娘做夫妻的,只是发现了顺娘的女子之身之后犹豫了,就退缩了,后面顺娘才喜欢上自己,跟自己成亲的?
走在这一个属于宋玉姐的大院子里面,谢二娘越走脸上的神情越不轻松。
她心里就只有一个直觉,顺娘,也就是她的官人,跟宋玉姐之间有说不清楚的关系。
她们两个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啊?顺娘为什么要瞒着自己租了宋玉姐的房子,住了进来?
这一连串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冒出来,让谢二娘乔迁新居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于是顺娘就看到了谢二娘走进了第二进属于两人的那带楼的正房时,脸上竟然一丝笑容也没有,她走上前去问她是不是因为搬家劳累,又或者说昨晚没休息好觉得疲倦了才这样。
谢二娘看着顺娘摇头,她心里这会儿简直有太多的问题想要问顺娘,奈何跟前还有宋玉姐派来的伙计在帮着搬东西,于是她只得去旁边的一张椅子上闷闷地坐下,等着跟前这些人走了,她好问顺娘的话
。
宋玉姐派来的几个宋家正店的伙计忙活了个把时辰,就帮喜家人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进来了,还搬到了合适的位置摆放好,再次问了顺娘还差些什么东西,得到顺娘的话,说并不差甚么,这才告辞而去。
接下来,喜家人只要把那些包起来的包袱解开。然后拿出来里面的被子枕头把床铺好,拿出来里头的衣裳等物,折好放进箱笼里面就行了。
顺娘和喜二娘住了正房,刘氏住了西厢房,齐氏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东厢房。
齐氏先去帮婆婆整理衣物,两个孩子则是跑去前院玩儿,曲大郎带了他的娘子易氏和一个孩子也住进了前院,于是前院就有三个小孩儿跑跳玩耍了。曲大郎的媳妇易氏帮着在前院的厨房里面烧水,给豆芽浇水,打扫院子,还负责给外院的雇工们煮饭,顺娘已经答应了每月给她一贯钱的工钱。
内院正房的楼上,谢二娘在铺床,顺娘则是在屋子中间的一张桌子旁边坐着跟她说话,她问谢二娘喜不喜欢这房子,有没有觉得来看到了,才觉得比自己说得更好。
她说这下好了,两人想要说什么亲密的话,还有做什么亲密的事情,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听了去了。
而且这楼上多宽敞,前后两间,前面这间两人平时可以在一起吃饭吃茶说话,这间屋子采光也好,多大的两扇窗户。而里间,床榻齐全,只有一扇小窗,很是私密……
顺娘正在兴高采烈地说着呢,谢二娘突然问她:“官人,你租这房屋为何不与我说是租的宋娘子的呢?还有,宋娘子从江南回来了,你也没跟我提?”
“……”顺娘没想到谢二娘突然问她这么个话,迟疑了下才回答她,“我想,她跟你也不熟,没有必要在你跟前提她。”
本来背对着顺娘铺床的谢二娘闻言却一下子停住了手上的动作,接着直起腰,转身看向顺娘气道:“可她跟你熟!”
顺娘看她脸色难看,大眼睛睁得圆圆的盯着自己,才明白过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558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558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3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东方句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