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和刘氏后来都夸赞喜顺娘自从病了之后就变聪明了。
她听了只能呵呵笑,心道,芯子都换了,要不聪明点儿真得对不起穿越大神。
夏虹已经成为喜顺娘快两个月,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应付自如,她已经跟原主的身躯融合了。
“叔叔,水烧好了,你可以去洗了。”齐氏进来打断了她的神思。
顺娘站起来,开了床边的木柜子,拿了换洗的衣裳去院外的柴房。
柴房在厨房旁边,是个单独的小屋子,里面除了堆着柴,还整理出来了一块铺着石板的空地用来沐浴。
顺娘走进去脱了衣裳,抽了木簪子,解散了头发,赤着脚站在石板上,拿个木瓢从大木桶里面舀出温水冲洗。
她认真细致地洗着,水声哗哗,那一股股温水从她比一般女子略显宽阔的肩背流下,顺着细腻的肌肤流过紧实的腰身和翘臀,再到形状美好的腿和脚踝……
忽地,她听到了柴房的门外有响动,不由得猛然回头,喝问:“谁?”
门外传来她嫂子齐氏不太自然的声音:“是奴家,奴家来收……收叔叔换下来的衣裳……”
刘氏闻言一惊,瞪大了眼:“你说甚?一贯钱!”
顺娘笑着点头:“是啊,就是一贯,她若愿意给你,我就教赵家三郎。”
齐氏也跟着笑了,她明白了顺娘的意思,顺娘把这要教赵家三郎的钱提高到一贯,想必那赵家娘子舍不得,那样一来,知难而退,两家关系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的一贯钱,再添上些,都可以把喜家庄那二亩多被卖掉的地买回来了,所以一贯钱对村镇上的普通人家来说,绝对算是一笔大钱,为了钓几尾鱼卖钱,恐怕绝大多数人舍不得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若真拿出来了,定然是要被人当成失心疯和缺心眼儿的。
刘氏过后也明白了顺娘的意思,不由得夸赞她脑瓜子灵,多亏病了一场起来,不然绝对想不到这么好的法子。
顺娘呵呵的笑。
饭后,齐氏去刷洗碗筷,顺娘逗小侄儿玩,刘氏在一边抱着慧儿跟她唠家常,不外乎说些赵家长李家短的话。
等到齐氏洗了碗筷和锅灶回来,一家人就敞开门,坐在堂屋的桌边喝些茶水闲聊纳凉。
屋外一*月亮,远近房屋,树木,还有院子都被镀上了一层银辉,平添些许凉意。
小半个时辰之后,刘氏和齐氏起身,带着两孩子去洗脸洗脚,用的水是厨房里大水缸里的水,除了洗澡,喜家再夏天是不会用热水的,因为那要费柴火。除了顺娘隔一天进城回来要烧水洗澡,刘氏和齐氏以及两个孩子都是七八日才烧水洗一次,平常都是用凉水擦一擦就算完事。
顺娘在抱过两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小侄子和侄女之后,就在其母的催促下回西屋去,刘氏说到黑就要早些歇觉,免得费灯油,所以每天晚上喜家都是在吃过晚饭之后顶多纳凉小半个时辰就洗漱了回屋去,其实不但是喜家,远近普通的百姓家都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因为今日回来得早,她又小睡了一觉,此刻却是睡不着,只得脱了外面的衣裳,解散了裹胸布,躺在床上,拿把扇子呼啦呼啦扇着,胡思乱想。
她娘刘氏脱了衣裳,吹灭了油灯,躺下去,倒是一会儿就睡着了,甚至发出了声音不小的鼾声。
刘氏今年四十出头,因为常年劳累,头上已经有些白头发了,看起来也比实际年纪大。
顺娘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汴京城里开饭馆子的宋玉姐。
宋玉姐是个寡|妇,大约二十二三岁,有个五岁的儿子,在甜水巷开了家不大不小的饭馆子,叫宋家正店。听说她一个寡|妇开得起酒店,没有那些泼皮闲汉敢去招惹她,是因为她有个大哥在工部侍郎曹侍郎家里做管家的原因。
宋家正店的生意挺不错,顺娘觉得除了宋玉姐有个在曹侍郎家做管家的大哥撑腰以外,还有就是宋玉姐人长得漂亮,颇有些shú_nǚ风情,往柜台上一站,那就是活广告,招得从酒店门口路过的男子们少不得进去喝几角酒,点几个菜。
听人说宋玉姐的男人之前就是这家酒店的掌柜,两年多前病死了之后,宋玉姐接手了这家酒店,把招牌一换,周家正店就变成了宋家正店。周家的亲戚为此还来闹过,但不知道宋玉姐后面使出了什么手段,那些人来闹了一场,接着就作鸟兽散,再也没上门儿来闹过了。还有就是,按说宋玉姐死了男人自立门户这都两年多了,也该招个男人上门了,可她却没这么干,反而是一直做她的单身老板娘。或许正因为她单着,那些打了各种主意上门去消费的男子只多不少,宋家正店的生意就越来越好。
这些话都是常在宋家正店门口卖果子的石头告诉她的,石头是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儿,家里有个瘸腿的老父,替人打零工为生,所以石头也出来卖些果子补贴家用,父子两人混日子。
顺娘自从换了芯子,担着柴提着鱼进城,常去甜水巷那一截街面饭馆子集中的地方兜售她手里的鱼,去的次数多了,就认识了卖果子的石头。石头向她兜售手中挎着的柳编篮子里的果子,顺娘也买过几回来吃,一来二去,就跟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558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558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9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东方句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