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守心心下一颤,惊慌的看向学监,学监却端起茶杯,淡若清风的抿了一口香茶。
“学生愚钝。”
“那秦小姑娘倒是个有才气的,只可惜是个女儿身,否则我必引入学府,教之傲然四方。”
学监此言,已经是在暗示庄守心,他知道当初‘咏鹅’一诗的来由。他既不说,便是要庄守心永远不宣扬,一辈子担着这个虚名。所以叫成大事不拘小节。
“只可惜,身为女儿身,也没个好家世。”学监怅然的放下茶杯。“你在昌安求学七年,当了五年的魁首,老夫一直压着你不让你参加童试,你又知为何?”
“不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学监撑着书案起身,整理下衣裳,随口言道:“也是时候了……老夫有个同窗,在京城颇具名望,这山府小庙已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我已上下打点,从此,你便是我侄儿,随车进京去吧。”
“先生!”庄守心急忙叫住学监。“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老夫当你启蒙之师你走不远,还是另拜他人谋得上路。只是……”学监回身看庄守心。“他日平步青云记得为师今日劝导,为官之本在于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奉献为民,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做人,为官之义在于明法正身。切莫为了俗世止步,枉负年华。”
庄守心的手在长袖底下紧握成拳,最后不言一语,叩头行礼,尽在不言之中。
“我为你取名守心,意在期望你,能保留最初的上进之心,凡遇时机紧紧抓住,官场之道,不进则退,望你牢记于心。”
学监头也不回的远去,独留尊尊教诲在风中消散,再无痕迹。
三个月后,十五岁的庄守心参加童试,一举拔得头筹,从此执笔挥墨,远走他乡。
而同一期,庄小胖名落孙山,一蹶不振。
那一年的秦叶子,还是一个山野童养媳,什么东西变了,而什么东西没有。这其中,只有个人才能知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555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55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4章 分水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大王任性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