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帝沉默无语遥珈又继续道,“这就向所有人都证明了在这个世上的确有人可以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就算是至亲之人也难以分辨真假。那么同理可证,在这个世上的确有人可以模仿别人的字迹天衣无缝。”
“你这是诡辩。”杨开反驳,“陛下,这女子诡计多端口齿伶俐,就连老夫都争她不过。如今她是想为她父亲脱罪,竟是将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扯在一起。这简直就是欺君罔上,还请陛下治此女大不敬之罪。”
遥珈立即争辩道:“陛下,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也正是因为有规律可寻,根据其特点将其归纳起来,所以一年才会有二十四节气,才会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既然这个世上能有人将另一个人模仿的惟妙惟肖,至亲之人都难以分辨,那为什么就没有人能将别人的笔迹模仿的一模一样呢?臣女只是根据事实推断,并没有任何诡辩,还请陛下明查。”
杭遥珈所言的确是匪夷所思,但是却又不是毫无道理,细思起来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
无论什么时候皇帝是不可能错的,即便是错了那也不是皇帝的原因,而且底下的臣子。
皇帝将目光转向杨开,“杨国公,这些证据是你呈上来,如今你怎样说。”
杨开俯首辑礼,“陛下,臣忠心为国绝无异心,此女所言简直是异想天开,难以置信。”
“杨国公。”遥珈出言打断杨开的话,目光微讽,“不知国公大人可听过一句话,排除掉所有不可能的因素,那么剩下的结果,即使再不可思议,那也是真相。”
遥珈一字一句句句在理,让杨开难以反驳。
见杨开无法反驳,遥珈转身看向皇帝,“陛下,是以我父亲与东临勾结的信件并非出自我父亲之手,乃是有心人栽赃陷害,还请陛下明查,还我父亲清白
。”
这话头最后竟是抛到了杨开的身上,杨开一瞬间心中大惊失色,杭遥珈不轻不重的将火引到了他的身上。
杨开立马扑通跪了下来,“陛下,老臣冤枉,杭遥珈这是信口胡诌,故意栽赃老臣啊。”
皇帝本就有心维护杨开,自然不会深究。
“爱卿请起,朕相信爱卿,相信此次的事件爱卿也是被人蒙蔽。”
遥珈对于皇帝这么明显的偏袒杨开心中恼怒,但是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紧紧的握住了手掌。
杨开一看皇帝有心包庇心中大喜,他绝对不能让杭晋初这么轻易的就无罪释放,心中一狠,既然杭遥珈想要置他死地,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
“这次的确是臣粗心大意,导致被人蒙骗。但是,陛下,虢国侯一案也不能全说是臣冤枉了他。即使这些信件不是杭晋初所写,那么此次滑州一站中虢国侯负伤一事是的确有蹊跷。”
遥珈愤怒的看向杨开,恨不得在他身上看上几个窟窿,没想到到现在他还是死咬着她父亲不放。
杨开嘴角露出一抹得意之色,“这件事宁阳王殿下也是知道的。”
此时峰回路转,皇帝见还有转圜之地心中也是窃喜,这次他是非要除掉杭晋初。
听到杨开提起自己,百里泽心间一动,立刻明白了杨开所说的是什么了。
皇帝将目光投向百里泽,“哦?宁阳王也知道,爱卿说说究竟是何事?”
“回陛下,当初东临送来议和书时,宁阳王殿下要与东临使者算东临刺杀我军主帅的帐,谁知东临使者却说他东临从未派人刺杀过虢国侯。还有虢国侯重伤一事,我军严守秘密,消息最后却不胫而走。众人皆知虢国侯治军严明,刺客是很难能混到军营中,更遑论接近帅帐。如果这一切不是有心为之,又该如何解释。”
杨开一番话如平地掷下一个炸弹,本来眼看着遥珈的父亲就能脱罪,可他却将她父亲从这个漩涡拉到另一个漩涡。
“宁阳王,杨爱卿说这件事你也知情可是事情?”
百里泽没想到杨开会将他摆一道。
杨开看着百里泽的神情,心中得意,他以为他杨开能坐到杨国公这个位置就是全凭他世代镇守信州,若是没有他遍布朝野的眼线,他如何能获得许多隐秘的消息,如果没有他安插的眼线,他派去的刺客怎么能这么轻易混到杭晋初的军营,又怎么能轻易探知百里泽曾询问过东临使者这件事。
百里泽拢于袖中的手紧紧握住,手背上青筋暴露,沉了一口气道:“回父皇,儿臣的确是曾问过东临使者这件事,东临使者也的确说过并未派过刺客。至于这消息是谁传出去的有待追查,毕竟当时虢国侯生死一线,有谁会用自己的性命做赌!”
“是呀,陛下,当初虢国侯伤重回京,这伤是不可能作假的,太医院院正也是可以作证。”李丞相说道。
“父皇,外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江山社稷为重,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说话的是百里汾。
百里沂正想出言却被百里济一按,一个眼色让他止住了脚步。
阻止了百里沂,百里济自己站了出去,“父皇,三哥说的有道理,宁可错杀不可错放,不管这件是谁放风声给东临,在没有查清之前虢国侯是不能放。”
遥珈简直恼火,这些人就是死咬住她爹不放了,一心要置她爹于死地。
不管如何今天她是一定要让皇帝放了她父亲的。
遥珈手指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546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546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13章 福尔摩斯至理名言(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紫萱妃暄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