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自己想着也是不可能,胤禛那样的性子,不赶尽杀绝不罢休,煎熬到了八月上,果然朝中有人上奏本,列允禟二十八条罪状,以枷锁送往保定,在狱中又改了名字,塞斯黑。呵呵,这么看来,胤禛也有像圣上的地方,爱拿正经事开玩笑。”
我憋了许久,还是问:“您就不恨他?毕竟是害死九阿哥的人……”
宜妃衰老的眼睛定定看了我许久,开口时脸上已没了之前嘲弄神色:“允禟刚死那一阵,大约是恨过,毕竟是养在我身边的孩子。可是雍正四年允禟去后,第二年允祺也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看得多了,也想得略明白了些。养在深宫,固然锦衣玉食,要么就像允祺那样不争不抢小心过日子,要么就像允禟那样选了一边站定了,那就不能怪成王败寇的古训。允禟执意辅佐允禩,又在新帝登基后仍然在朝中奔走,就应该知道一旦失败事发,自己会是怎么样的下场,路是他自己选的,我恨谁都没用。”
今夜我这八卦的心大约有些寂寞,紧跟着又问了一句:“朝中还纷传四阿哥这皇位来得不正道,难道您就没有怀疑过?”
宜妃上下瞧我两眼,目光颇不屑:“姑姑您就省省心吧,圣上的遗诏是真的,确实是传位四阿哥。且我虽是允禟的额娘,也不得不说一句公道话,放眼圣上那诸多儿子,忍得下、放得开、能屈能伸有城府、又将帝王心术烂熟于心的,除了老四只怕没有第二个,八贤王是贤,却实在太傻了点,圣上春秋鼎盛之时就将自己的贤名远播,怕人不知道似的,这不是贤,真的只是蠢而已,也就我那不开眼的老九誓死效忠,还得不着个善果……”
不知不觉间天已将晓,远处银线带着后方一抹橘红向紫禁城扑来。
宜妃抬头远眺,忽然问我:“您见过紫禁城外的日出么?”
等不到我回答,又自言自语:“圣上从前下江南时,回回都带着本宫,江南河泽之上的日出,实在比这紫禁城里的好看许多。江山多娇,都是圣上励精图治得来的,他选的四阿哥,自然有他的道理,圣上英明一世,储君这样重中之重的事,自然也不会是老糊涂了随便挑的。”
我听她说了一夜往事,忽然发现了一些不同,就问:“娘娘似乎总是称呼圣祖爷‘圣上’?恕奴婢直言,这似乎是外臣对皇上的称呼?”
宜妃如今已现了老相,眼角眉梢再加上嘴角边的皱纹,与我如今的面向大约是差不多的,听见我这样问,眼神里却闪现了熟悉的光泽:“圣上时时圣明,本宫称呼一句圣上,有何不可?”
想了想,那样的眼神果然是我熟悉的,朱瞻基那小子每回听说三保太监宝船回航时,就是这样的眼神,也叫做“崇拜”吧。
伴着朝阳万道金光喝尽了瓶中酒,在宜妃郭络罗氏最后一句话里才明白过来这酒香醇至极的原因。她是有清以来在翊坤宫居住最久的妃子,看待帝王却仍如同刚进宫时一样,带着小女子的崇拜,这一崇拜,就崇拜到了死,恐怕一直到喝孟婆汤之前,都还是带着那样一颗心,连带着他选的人,他的遗命,她都觉得是好的,即便次子因此丧命,她也怪不到那新帝身上去,只因为那是他选的人。
否则宜妃母家一向是外放的武官,镶黄旗又是划在保定一带,外祖再不济,保命不成,平时圈禁的日子总能打点,怎么会忍心自己升官,却让外孙在眼皮子底下受苦?
当然,除非是宜妃吩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472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472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章 朝中措(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木洛洛熙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