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门,是一种晚上运尸体离开的地方,因为赶尸这种事,人人都会忌讳,所以通常是赶尸人半夜从偏门的小路赶,通常直接连接义庄。现在这种情况,估计沿着小路走,没一会儿就可以到宋家村。
在送我离开的时候,道士李的脸上五谷杂陈,显然有着说不清的事情。
“你不跟我走么。”
“不了,要救梓妹,我不能自己离开……”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道士李是敌人的朋友,可是我却觉得,此时的他,惨的有些让人怜惜,自己的安慰拿捏在别人的手上,还要顾及身边人的生死,有时候,做人真的很难,我没有再劝他,自己一个人,踩着碎石,一步步向那条小道离开。
离开的岩洞,我沿着小路一直前行。这条路岔子也是一路傍着河滩,只是俩旁已经多了很多水丛,看上去没有了一开始沿路的荒凉。我边走着,边观察着这河流的动向,二十年间我不间断的回到这河滩子,可是这幽幽的河水,又让我看不穿,似曾相识,却不曾吃透。
沿着河岸我还能依稀看见三三俩俩的动物尸体,它们有的浑身都只剩下皮囊,腐烂,发臭,不停的飘在河上,偶尔一些还被沿河的树杈拦下,闻着腐臭的味道极其的恶心。
盯着那些飘着的腐烂尸体,我胃里的水不停在打滚,没走几步,突然就听见了水里似乎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
哗啦啦,我看见河里咕噜咕噜的冒出尸体,从晒尸崖的方向,一具,俩具,最后多的根本有些说不清,那些尸体像是穿梭在河里的鱼,一个俩个的像是有了生命,全部顺着河水沿着河流慢慢的飘着,裹着阵阵腥臭味,我心里不禁一惊,“尸逆?”
尸逆,是赶尸人常用的一种技巧。在某一个地方先将聚集的尸体全部风干或者用一种叫艾叶的草药熏它,等熏到身体发干之后,就可以给尸体做些手脚,这里面是内行子还知道的,因为赶尸,并不是让尸体自己走,而是通过某种条件,让尸体手赶尸人的控制,再到需要的时候将尸体大批的赶往要去的地方。
在湘西一带这类方法叫赶尸,因为是走的陆,所以也叫跳尸。而在黄河一带,赶尸人通常将尸体放在水里赶,这种尸体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研拙,之后尸体就能平稳的浮在水面上,给每一具尸体勾一根细细的线,就可以在某一个位置,牵着尸体走,因为是风干过的尸体,所以勾着细线,也不会断,这类就是水尸,而赶水尸的方法,就叫做“尸逆”。
我摸了摸镜子,发现没有什么异常,说明这些尸体没有什么异样,只是普通的尸逆而已,如果是这样,那宋家村的人估计就在这附近没错了,又跟着浮动的尸体走了好一会儿,在一颗歪脖子树下,看见了一个佝偻的身躯。
那人看上去有些年纪了,佝偻着背,带了个旧式的小黑帽,一身老式中山装,左手还拿着一个铃铛,右手舞动着,像是牵着线。
这是非常讲究的,右手拿铃用来招魂,左手提线用来牵鬼。这是乡里人的说法,这并不是说真的有什么鬼神,而是收尸人讲究“不动晦气”,要用最适合的方法,来超度河里的死尸,给他们送上最后一程。
老一辈说左手为阴,右手为阳。右手提着铃铛,左手提着尸线,这样以阴会阴,是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所以才祭祀的时候,你看不到有人左手带首饰,因为左手阴气重,再带东西容易压住人的阳气,就容易看见不干净的东西。
那老头皮肤蜡黄,一撇八字胡在嘴巴蠕动着,像是嘴里念叨着什么,右手的铃铛声一直没停。而那些尸体,被他左手牵着的尸线一路带着,慢慢悠悠的随着河水流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438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43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四章 收尸人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泪枯外川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