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川是青梅竹马,这次出门多亏他一路照顾。”解文龙解释道,对于自己的面子,在未来的媳妇面前,不值一提。
李世民自然看得出来两人的熟稔和默契,难道他之前的猜测都是错的?秦川不是出来寻找明主的?
“秦兄,文龙兄进来之前你不是想问我问题吗?”李世民不动声色的试探着。
“食不言,寝不语。”解文龙笑容亲切的插话。他一说,李世民只能歉意的笑笑,对于巴蜀独尊堡,李阀是非常忌惮的。更何况堡主解晖与宋缺齐名,就算是有人敢得罪独尊堡,也要想想如何承担宋阀天刀宋缺的怒火。独尊堡的事情基本上都移交解文龙处理了,这点上李世民就比不上解文龙了,他上面还压着个大哥。
师妃暄一嘴一个吃着小栗子,腮帮鼓鼓的,像是小松鼠一样。她身上的清冷气息顿时一消,从仙子变成了普通的小女孩,让李世民的疑惑更深。解文龙表情未变,看师妃暄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周到的将茶杯举到她跟前。
不管师妃暄吃了多久,李世民都静静的在一旁等待,没有丝毫气氛。师妃暄说道:“你大哥害我等了一天,我便用你这一盏茶来偿还。”
“理当如此,世民在这里替大哥向秦兄赔礼。”李世民就算是心底有一丝怒气,也因为师妃暄调皮的耸肩动作而消失了,这个叫秦川的人让人生不出厌恶的情绪。
师妃暄接着说:“我做人从来都是想到甚么就做甚么,很少会费神去考虑别的。刚才我想起世民兄设有一个天策府,专掌国之征讨,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铊、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总共三十四人,俨如一个小朝廷,可见世民兄志不只在于区区征战之事,才有感而问,想问问世民兄为君之道。”
李世民顿时有些目瞪口呆,这人竟人对他府邸的情况如数家珍,那其他势力是不是也都知道了。他苦笑着说:“世民佩服,秦兄不做侦察敌情的事,简直是屈才了。所以为君之道,首要懂得选贤任能,否则纵有最好的国策,但执行不得其人,施行时也将不得其法,一切都是徒然。”
师妃暄接着问:“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
李世民微微一笑,回答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背,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昔日文殿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两世而亡,世民兄对此又有何看法?”虽然李世民的回答可谓仁君之典范,但是师妃暄面色平静,未有变化。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昃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究竟杨坚差了哪一招,李世民并没有说明。
师妃暄突然站起身,“李二公子,秦某的问题已经问完,告辞。”等到远离了李世民的视线,师妃暄才翘起嘴角,对着解文龙说:“将来李世民必然是我大哥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可惜,他比起我大哥来,也还差了一着。”至于哪一着,就只能让解文龙自己慢慢领会了。高人说话,从来都是藏一半露一半的。
作者有话要说:李世民若要夺位,必须要弑兄逼父,这点就比不上宋师道了。而且宋师道绝不会说什么一个王朝能千秋万代的传下去的话。没想到这一章还没写完这个世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43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4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4章 渣女梵清惠21)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菜菜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