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连夫人也不是风月楼的人?
事情太乱,线索也太少。顾濂或许可以打听打听,可他一打听,必然会引火烧身。裴云还不想连累他以身犯险。
上了山,进了庙,才发现天缘寺虽然名气高,香火盛,却并不大。
山门很小,还比不过水月庵,大门左侧摆了张桌子,坐着一个老和尚给人解签,周围挤满了等着解签的人,都是女子。
裴云越过她们,进了寺,从沙弥手中买了三柱香,去到大殿里。
殿里供的不是如来,而是一尊观音相,瞻仰观音像时,裴云莫名地觉得,这观音像似乎在哪里见过,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拜完了佛,就去了后院。
后院里有一棵姻缘树,来求姻缘的善男信女都会买一根红绸写上自己的愿望仍到树上,据说十分灵验。
十五是个吉日,来许愿的人很多,但多是女子,所以一对母子在其中就分外显眼了。
老太太推搡着不情愿的儿子让他去买红绸,她儿子不愿意,她就拉长个脸来,张牙舞爪地逼着她儿子去,最后,还是买了。
老太太又催促着他写愿望,让他往高处扔,也扔了。
老太太眉开眼笑,从怀里摸出个什么东西来塞到他手里,笑嘻嘻地嘱咐着什么。
裴云离得远,听不见,问影儿:“她们在说什么?”
影儿凝神听了听,道:“老太太让她儿子去后山小院里找刘姑娘,还嘱咐他带好刘姑娘的小像,不要认错了人。”
“后山还有小院?我还以为天缘寺就这么大了呢。走,咱们也跟上去瞧瞧。”
后山的小院应当是没多少人知道的,也可能是因为后山没佛没树,即便是知道有这么一处地儿,也不会有人闲得无事地到这里来,所以一路走来,倒是清净得很。
小院不大,也没人看守,有种世外桃源之感。
院里传来木鱼之声,是哪位和尚在里头诵经。
如此清净,不染世俗之地,裴云不忍进去打扰。
停在小院外驻足,迟疑地道:
“在这种地方私会,不大好吧?”
影儿道:“正因为清净,才不会被旁人所扰啊。”
“话是这么说,可这怎么看也不是什么谈情说爱的地方啊。”
正说着,影儿就扯了扯她的袖子,给她使了个眼色。
“有人来了。”
“先躲起来。”
想着来的可能是连茵的相公,裴云就赶紧找地方躲。
她今天没易容,要是被看见了,就会被认出来的,她可不想在这种地方惹麻烦。
结果,来的不是他,而是一个梳着妇人发髻的女子,身边带着一个丫鬟,相貌不错,穿得也挺贵气的,年纪也不大,看着就二十出头的模样。
“这不会就是那个刘姑娘吧?”裴云说道。
影儿也道:“倒是比我想得要年轻些。”
裴云也有此感。
听说她也是和离过的,还以为年纪会大些,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古代人成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感情不和这等原因是不可能离婚的,男子犯错也不会和离,女子犯错则是休妻。和离最大的原因,大多是生不出子嗣,女子又不肯答应纳妾,才会两家商议和离。
不过,这刘姑娘这么年轻,应该成亲也没几年,就算一时半会生不了孩子,也不至于这么早放弃。
这事,可能有猫腻。
裴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风月楼,怀疑这个刘姑娘是风月楼里出来的。
主仆二人从她们藏身的地方经过,进了小院之中。
不一会儿,小院里的木鱼声止了,传来了说话声。
“这刘姑娘是来参禅的?不是来相亲的?”
“看着确是不像来相亲的。”影儿也纳闷道。
若是来相亲的,在院外等着就是了,与出家人在一起,还怎么谈姻缘之事?不怕被一点拨,就看破了红尘么?
围墙不高,站直了就能看到里面。
两人应是为了避嫌,并没有在屋里说话,而是坐到了院里。
裴云和影儿远远地躲在外头看着,小声问道:
“这么远能听得见么?”
影儿点了下头,道:“能。”
“那她们都说了些什么?”
影儿正要答话,小路上又响起了脚步声。
裴云顺着她的目光一回头,就看到连茵的相公穿着那件五十两银子做的新袍子,手里拿着刘姑娘的小像来了。
“真是个妈宝,娘说什么就是什么。看来连茵在他们家是真没少受气。”裴云愤愤地道。
他走到院子前,探头往里看了一眼,见一个姑娘正与老和尚说话,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这时,老和尚见他来了,与刘姑娘笑说了一句,便起身开了院门,请他进去,然后,自己出了院子,还贴心地带上了院门。
裴云惊得目瞪口呆。
“这老和尚什么意思?把他们孤男寡女地留在院子里,怎么这么像个拉皮条的呢?”
影儿不知道什么是拉皮条,但能猜出裴云的意思。
“或许真是如此。方才那老和尚对那姑娘说,姑娘要等的人来了,老衲先行告辞。”
“所以他们俩是约好了的?不是来装作偶遇的?”
“应是如此了。”
“这也……太开放了吧……”
在现代,一男一女约着见面根本不是什么事,网友面基也是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354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354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16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月光芷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