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地球这个阴阳对立统一体既然为地阴阳关系,就应具备形气关系。
缘何属于地球大气层变化范畴的风热湿燥寒五气为?因为站在地球上来看,四时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视运动所引起太阳火的光能和热能对地球表面辐射量的相对变化的结果,即春夏秋冬四时是由于太阳火的强弱变化而产生的。
四时(五季)的相推又使地球的大气层产生了风热湿燥寒五气的变化,所以称五气为。
气为阳,火是阳气之根本,所以太阳火是五气(阳)之根本。
只有太阳火强弱的正常变化,才能四时相推,五气顺布。
为气,地为形,气为阳,形为阴。虽然是由风热湿燥寒五气构成,但太阳火是五气之根本。
虽然地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但水是地阴之根本。
地火只是阴中之火,阴中之火为“少阳”而非为太阳。
地水有地火的氤氲才不致其寒凝而寂灭万物,否则“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则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
如果没有地火的氤氲作用,地水便会寒凝不化而不能孕育万物,这是内因。
太阳火与太yīn_shuǐ是地形气之根本,所以(地)阴阳升降,实质上是水火升降,(地)形气相感,实质上是水火相济。
所以地“造化之权,全在水火”,是惟太阳火之阳气与太yīn_shuǐ之阴气上下升降而已。
如果阳气不能下降,阴气不能上升,阴阳之气不能相互为用,就不会有地一体,也就不会有万物的化生,这是外因。
只有阴阳互根互用,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才会有万物的化生。
人体也有太极阴阳图。
正所谓:“人身地”,“人是乾坤”,“壤本乎道”。
即人体也应是和地的对立统一体,应具有太极阴阳图“阴阳互根”的结构模式和“阴阳互用”的运动模式。这也正是“人相应”及“善言者,必有验于人。”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341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341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00章 太极阴阳)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王昭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