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过世很久了。”
在这个地方待了三年多,余幼容对如何结束话题十分熟练,就好像上次她给唐老爷子抄写了一本《桃花泉弈谱》以及唐老爷子询问她的棋艺师从何人。
她皆迅速的搪塞了过去。
君怀瑾听说此人已过世,脸上现出遗憾之色,很快又恢复常态,继续聊案子的事。
“昨晚在锁月楼的人基本都在接受治疗,近两日恐怕无法例行问话。不过我打听到,何安臣生前常去锁月楼,锁月楼与其他花楼不一样,是个舞文弄墨的斯文地儿。”
君怀瑾说,何安臣年轻时,便很爱厮混在这种地方。
早些年他爱听戏,几乎天天去水云台,甚至纳了当时水云台的台柱子叶清漪为妾,后来水云台没落了。
他又混迹京城各大花楼。
等三街六巷有了名气,便日日流连南山巷的书斋画廊,夜夜忘返胭脂巷的管弦丝竹。而锁月楼这个地方,就好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
既有书画,又有曲乐,也难怪他常来此处。
因为何安臣是兴安侯最小的儿子,将来不必继承他的侯爷之位,便放之纵之。只要他不惹出大祸,基本不会管他。
至于兴安侯夫人,最小的儿子自然捧在手心里,即便如今何安臣已三十多。
依旧宠着。
“花楼本就鱼龙混杂,昨晚又发生了一场大火将整座锁月楼烧得一干二净,就算凶手留下了线索,恐怕也找不到了。”
见君怀瑾神伤,余幼容瞥他一眼,“我刚才说的那位宋姓前辈,极擅长侦查类似的死后焚尸案。他在一本书中写过,见火灾报案者有五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255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25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32章 我是不是可以留下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林浅笙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