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兴旺,涌现出一批城镇。
如临黄河的戚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
诸侯来卫国的十四次会盟中,就有半数在戚举行。
人们于“桑间濮上”创造的诗歌“卫郑新声”,风靡华夏。
同时,帝丘位居黄河要津、中原腹地,一向是为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濮阳这个地方,庆忌怎能不重视?
“大河之水经常泛滥。等战事结束后,即刻派人到濮阳治理水患,可修建堤坝、水渠,引大河之水灌既田地,造福于民。”
“诺!”
庆忌有必要考虑这样的事情。
在卫国治下,卫人没有那么强大的国力开凿水渠,灌既田地,或者是,卫国的贵族都没有这种心思。
不过,为了造福于民,也为了得到故卫之地的民心,庆忌是能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修桥铺路,建造河堤,开凿水渠的。
状态提示: 第968章 大吴三十六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242551.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255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255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68章 大吴三十六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迷惘的小羊羔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255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255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68章 大吴三十六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迷惘的小羊羔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