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头上突降一堆上司,伯克们也不敢拒绝,扼鲁特人走了,可更强的大明来了,以前叶尔羌那些本地世袭贵族豪强们反抗扼鲁特,大多被屠了,剩下的都逃了。
但凡留下来的,就没有一个硬气的,只想苛且偷生,至于其它的,都要让位于生存。
况且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大贵族豪强,许多原本也就是些商人地主或小伯克。
朱大典安抚了这些伯克们,虽然对这些投降者心中不屑,却也暂时需要这些人维持地方。
在黑英山城休整了一夜,准备好翻山的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从黑英山沟口进入乌孙古道,他们要赶在大雪封山前,穿越这几百里的山间古道,一路上会有无数的河流、峡谷、峭壁等着他们。
队伍骑着马进山,在向导带领下走进了山中,淌过了不知道多少河流,穿过了多少峡谷,爬过了多少个坡,翻过了多少个山头。
山里缺少太阳,河水冰冷,好在骑着马倒是不用直接淌水,一路沿着河谷上行,很快就天黑,队伍在河谷里扎营过夜,天亮继续前行。
进山第三天,他们到达了山间的一处湖泊,这湖泊不大,却美的让人心旷神怡,犹如天堂。
在这处高山湖休息一夜后,转入了阔克苏河谷。
又走了三天,他们到达了琼库什台河谷的一个村子,也就是乌孙古道的北端终点。
一个很漂亮的山间谷地,这里有一支被扼鲁特征服的哈萨克小部落,在此放牧生活,有漂亮的木屋。
对突然出现在河谷村口的这支大部队,哈萨克人吓了一大跳,赶紧吹响牛角,通知族人。
一队夜不收骑兵纵马奔驰,直接把村子围了起来。
在山谷里走了六天,着实不易,尤其是这个季节快要入冬了,山里寒冷,中间还遇到下雨雪。
终于到了宽阔的平谷地,所有人心情都大好,连对这些心怀戒备的哈萨克牧民,都觉得他们很亲切。
“你们是哈萨克琼库什台部落的吧,我们是大明天子、圣可汗的天兵,刚从山那边拜城而来,不必惊慌!”
乌孙古道除了几处地点,和在一些坏天气,以及寒冬时不能通行,其它很多时候都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尹犁河谷与南疆的重要通道,许多商人都是赶着马驼翻越天山的。
这些哈萨克人居住在山下这片谷地,当然也很清楚乌孙古道,只是在这个已经渐冷清的季节,突然一支大军出现,还是吓他们一跳。
山北很多云杉树,一丛丛的长在山谷里,草地、云杉,还有远处的雪峰,哈萨克人的木屋、牛羊,大军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牧民对他们很戒备。
这些哈萨克人是在卫拉特人到来之前就在尹犁河谷游牧了,后来察合台、叶尔羌等汗国控制尹犁河谷,不少哈萨克人西迁,也有些人留了下来。
尹犁草原很大,消息传播很慢。
这部落的牧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纳税的鄂齐尔图汗被楚琥儿和昆都伦乌台什济农击败,夺取了尹犁河谷,他们说前不久确实有一支和硕特骑兵到过这,但没呆多久就走了,走时还拉走了他们不少牛羊还有奶油、毡子等,甚至强征走了二十个男人。
他们很怕这支从南面来的大军又来抢东西拉壮丁,说冬天要到了,他们并没有多少东西了,希望手下留情,还说如今族里壮丁不够,不能再征丁。
朱大典直言并不会抢他们东西,也不会拉他们的壮丁,他还拿出了一些盐、茶,说以此为报酬希望雇佣两三个牧民做向导,不需要年轻青壮的,年纪大点只要能骑马便行。
这番态度让哈萨克人很高兴,尤其是这些盐茶不少,足够雇佣很多个牧民向导了。
“你们要去哪?”
“尹犁,扼鲁特的昆都伦乌台什和准噶尔的楚琥尔等叛乱,攻占了尹犁,我们是奉圣人旨意,前来平定叛乱,恢复西域安宁的。”
雾雨蒙蒙,天色还早。
明军拿盐茶这硬通货换了牧民的一些羊,直接宰了加餐庆贺穿越乌孙道成功,成功的抵达尹犁河谷,此次用兵也就成功了一半。
一队夜不收轻骑在雨雾中离开山谷,前去侦察敌情,剩下的几千人马则享受一顿烤羊肉大餐。
朱大典住进了族长的大木屋,纯由原木搭成,十分结实,冬季还很保暖,洗了个澡更换了身干净舒适的衣服,他整个人非常惬意,坐在炉边,烧着水烤着火,一边写着日记。
乌孙古道上的这几天,风景很美,虽然来的季节不对,若是夏季时节风景最美,路也更好走,此时入冬,雨雪多,也没有了美丽的花朵等,但这种西域高山景色仍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觉得以后大明控制尹犁、拜城、库车、阿克苏等地后,这条乌孙道应当好好整修利用,在山两边要设立堡垒,山里最好也修几个烽墩,储备一些物资,把守好这条交通要道,既有利军事,也便于商贸。
特别是现车后,那么库车再到拜城黑英山口,就能让尹犁与天山南面关系更紧密,也为朝廷下一步在尹犁筑城屯兵移民,提供有力的坚撑和便捷。
中军官端来一大盘美食,烤马肉包子、大串烤羊肉、炖羊汤、手抓饭、熏马肠,还有一盘炒鸡,一壶马奶酒。
“这么多,我这把老骨头可吃不下啊。”朱大典收起给朝廷写好的奏章,笑着对中军官道。<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160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160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79章 远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木子蓝色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