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汉第一太子- 第0097章 底气大小,取决于腰包胖瘦(2/2)

文/中丞佐吏
大汉第一太子 | 本章字数:1254  | 大汉第一太子txt下载 | 大汉第一太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系统之逐鹿春秋唐醉天下枭雄美人传战国雄主三国之青州乱入白蛇窃民向往的宅村系统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巅峰权臣风流三国公主不要犟
吏之俸禄。”

“余者,亦多为陛下率军出征,平定叛乱之异姓诸侯所用。”

面色沉重的做下最后补充,阳城延终是稍直起身,对刘盈一拱手。

“此,便乃家上所问‘府、库因何空虚’之解。”

“——国库之农税,皆用于官吏俸禄,及大军粮草耗费;少府之口赋,亦尽用于熔铸钱三铢。”

“由自汉八年,口赋多为钱三铢时起,少府之入钱,便实已名存实亡······”

言罢,阳城延稍一躬身,以表示自己已经说完。

就见刘盈闻言,只面带凄然的长叹一口气,望向阳城延的目光中,也稍带上了些许感叹。

“此,便乃孤强令少府,勿得再铸钱三铢之因啊······”

“若不即休铸钱三铢,待少府所储之钱半两熔尽,少府,便当再无丝毫权柄·······”

道理再简单不过:作为天子的私人小金库,少府的权力,几乎是和财力牢牢绑定在一起的!

作为长安朝堂,乃至于整个汉室政治体系中,唯一一个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只对天子一人直接负责的部门,少府能在朝堂争夺话语权的唯一手段,便是撒钱!

就那此次,朝堂整修郑国渠来说,少府(天子)、国库(外朝)都没钱,大家就只能有商有量,客客气气的沟通。

可若是少府有钱?

别说举朝议商量了,天子刘邦一声令下,少府自己就能把事儿办妥,完全不用带外朝玩儿!

少府一手完成,出的又全是内帑钱,这笔功劳,外朝别说分一杯羹了,就连摸都摸不到!

可若是相反的情况,即国库(外朝)有钱,少府没钱,那就有些尴尬了。

正所谓有求于人,则必礼下于人。

作为开国皇帝,刘邦自然具有‘天下都得听我的’的能量。

可若是刘盈登基之后,遇到某个需要用钱的地方,又恰逢国库充盈、内帑空虚,那就免不得要温言悦色的去和丞相萧何商量,甚至是放下身段去求。

说白了,国库和少府的关系,就像是一对相互合作,同时又相互竞争的合作伙伴。

少府代表天子,也就是君权;国库代表外朝,也可以大概理解为相权。

而在这两方的竞争中,谁更有钱,谁就更有底气,就能有更大的话语权。

外操势大(有钱),君权暗弱(没钱),那就是和刘盈前世那样,被丞相喷一句‘垂拱而治圣天子’,就要在宫里自闭好几年。

若是外朝势弱(没钱),君权强盛(有钱),那自是和历史上的武帝刘彻那般,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打匈奴,外朝不同意?

——没事,朕自掏腰包做军费!

建宫室,朝臣有意见?

——无妨,朕出内库钱做资金!

虽然听上去有些离谱,但在这个时代,君臣之间权力斗争的本质,确实就是如此。

谁有钱,谁就有底气;有底气就嗓门大,嗓门大就有话语权!

而在先前,刘盈之所以要用‘官奴要用来修渠’的借口,来强行停止少府熔铸三铢钱的进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如今的少府,可是正在一边以‘口赋’的名义,从百姓手里收着没法用的三铢钱,一边把手里的半两钱,也熔铸成没有流通性的三铢钱!

要是刘盈再不喊停,等一年多以后刘盈登基,少府就要没钱了!

老爹在,少府没钱倒也没啥——开国皇帝嘛,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谁也不敢扎刺儿。

就算做出‘把半个国库拨给少府’的举动,也绝对没人对刘邦说一个‘不’字。

但刘盈一个二十岁都不到,加冠之礼都还没进行的毛头小子,若是登基之后连钱都没有,还怎么和外朝那些个老狐狸斗?


状态提示: 第0097章 底气大小,取决于腰包胖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0097章 底气大小,取决于腰包胖瘦(2/2) 返回《大汉第一太子》目录下一章:第0098章 最多五年!(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