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殿中的几位少年郎是何人?”
团子公公迅速并小声说了一句:
“岳太尉公子和几位小功臣……他们都是羽林军的人。”
然后就入内复命去了。
张浚脸色再变。
沉声说道:
“国家艰难至此,官家还有心思去哄勋贵之子,几位纨绔子弟也敢言功,太不成体统了。”
赵开赶紧拦了一下,开口说道:
“我的张大人,您老人家就不能忍着点嘛,非要平白为自己招惹几位大将,羽林军的人。
几位太尉都有子侄参与其中,河西,淮南,淮北,川陕这些大将都是削尖了脑袋把自己的子侄送入羽林军,此事咱们不好批判。”
文官阶层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不怕武将们,至少是相公打底,才有蔑视整个武人阶级的资格吧。
更何况赵官家的屁股坐的那么偏,绍宋如此尚武,除了那些御史翰林言官愿意得罪这些武将之外,其他人都得掂量掂量。
团子公公进去通报了一番。
然后赵官家就把这三位大臣招了进来。
大圆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铜制的大火锅已经烧得滋滋作响,下面优质的无烟木炭将铜炉底部烧得通红。
桂皮,八角,香叶,花椒这些东西通通已经搞进了里面,因为没有辣椒,只能用茱萸给代替,这个简陋版的四川火锅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张浚,赵开,刘子羽闻到这个味道的感觉倒胃口大开。
张浚他们仔细打量了一眼那些半大小子,然后趋行入前见礼。
赵旧命他们平身免礼。
然后随意的使了一个眼色。
岳云带着自己小弟就赶紧腾出的位置,然后请三位大人入了赵官家右手边的上座,赵官家左手边坐着的是岳云和赵昊。
已经五岁的赵昊个子长得飞快,远超同龄人,赵旧对子女没有半点吝啬,肉食牛奶都是补全了,若说赵昊已有八九岁,外人也瞧不出来对错。
三人入席,紧接着就是一阵寒暄。
殿中众人齐齐将目光落在赵旧身上,寄情各不相同,赵官家率先开口说道:
“德远汝等长行辛苦,不必拘礼,今日特置家宴,贺朕的三位相公远归,又贺咱羽林军取得佳绩,勇得全军大比武第二名,你们快快入席。”
至此,张浚这才明白这几位少年郎居然是获得全军大比武的亚军,什么是全军大比武?挑选全军的少年郎比武??
这是啥玩意啊?
赵旧又率先开口说道:
“张卿,一别年余,恰似昨日,时过境迁,令人唏嘘不已,可张德远依旧本心未变,朕心甚安。”
张大人,朕可是让你避免了一场大败,刘子羽和赵开都被你连累了,朕的成就感简直快要爆棚了。
可惜此事不能说与外人听啊。
张浚自然不g到赵旧赵官家的爽点。
他也不能未卜先知,脸上笑意不减,指向旁边二人介绍道:
“刘子羽、建州人,年三十五,字彦修,其父乃前资政殿大学士刘讳韐!忠良之后,臣向官家举荐此等忠良之臣。”
刘子羽,字彦修,建州崇安五夫里府前村人。
资政殿大学士刘韐长子,南宋初年官员、将领。
宋徽宗宣和中父刘韐帅浙东,佐父主管机宜文字,以破方腊功,入为太府簿。后随父帅真定,以抗金知名。
大宋朝的这些文官里面确实是很难找出一个合格的统帅。
从李纲到范致虚,从吕颐浩到秦桧,从吕好问到张浚,这些人无论立场如何、道德水平如何,却都不耽误他们是军事上的废物……眼下来看,刘子羽简直是大宋文臣中的战神
文人当然也有豪气之辈。
大散关之胜,足以明证。
刘子羽名副其实。
年前那场大胜,让赵旧感到了一抹欣慰,大宋不该亡,虽然在他身边的文官大多是政治生物,可依旧有类似于刘子羽这样的人物,挺身而出。
所以说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如果让赵旧心中做个计较,刘子羽确实是比这位张浚张相公更适合做四川陕西的宣抚使和制置使。
赵旧高看了一眼刘子羽,便道:
“国家忠良之后,张公不负朝廷,朝廷欠张公多矣,待天下承平之后,所有贞烈之土合该登记造册,被大宋万民所景仰。
而卿之大才,朕仰慕已久,召你回东南,就是为了处置江南赋税之事,朕另有安排,安心等候便是。”
刘子羽万分欣喜,叩首一拜,有些哽咽的说道:
“臣替亡父谢过官家,惟有许身报国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全官家恩宠。”
赵旧点头。
大家沉默了少许。
张浚又介绍起了赵开。
在宋朝,只要提起赵开,就绕不开一个川陕。
川陕地区,地势险要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人口众多,自古有“秦蜀为首,东南为脊”的称誉。
北宋建立后,凭借消灭后蜀、攻取川陕地区获得的资源优势,支撑了长达十余年的统一战争和与西夏的拉锯战。范仲淹、王韶等名臣和种谔等名将为抵御西夏积极练兵,打造出战力较强的陕西宋军。
这一区域对宋金双方均至关重要。
对南宋而言,川陕战区是长江中下游荆湖和两淮战区的上游屏障,以川陕为基地可效法秦汉隋唐,“据两川之粟,通荆襄之财,取秦陇之马”,建立抵抗金军、收复失地的中兴战略基地。
对金朝而言,下游渡江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058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058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九十四章 赵财神)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白才不白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