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明末山寨农民- 第二百一十五章 调度 博弈(2/2)

文/一味海
明末山寨农民 | 本章字数:1415  | 明末山寨农民txt下载 | 明末山寨农民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韩娱之有话要说梦御三国:小乔天下旌旗遍天下妾无良真神武三国世子的崛起上门兵王智娶美人谋夺江山谋唐曲戏如婚宋成祖清客
振飞出班指责周延儒只知营私植党,贪贿肥家,欺君误国。以其品行卑污,心腹艰险,小忠小信,营巧构善,以济其贪,能使皇上信而不疑,实在是堪称奸雄之渠魁,请求皇上严惩。

首辅周延儒虽然养气功夫了得,但是面对这几位分量十足的御史弹劾,终于无法保持沉默,是该自己站出来表明态度了!

对于这一系列的弹劾,周延儒清楚的知道其根源在于次辅温体仁一系,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扳倒自己,然后将温体仁扶上首辅宝座,成为他们一系的代言人。

但是他们终究是一群尖牙利齿的书生而已,言官们根本不了解皇上的心思,不能迎合皇上对时局看法主张,虽然罗列许多对自己不利的事实,但是他们敢说自己屁股底下就干净了?相信其中的猫腻皇上心知肚明,

因此对温体仁一系制造的这一场博弈,周延儒采取的是以静制动的策略,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周延儒站在文官最前列,跨前一步向御座上的崇祯叩首道:“臣为阁臣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国家大计从不敢疏忽懈怠,难免会触犯他人,今日遭几位御史连续弹劾,惶恐不安之余,心灰意冷,请皇上恩准,臣乞骸还乡。”说完趴在地上呜呜痛哭。

崇祯俯视着平台下跪伏着的几位御史和当朝内阁首辅,对于周延儒和温体仁暗中较量,崇祯是心知肚明,别以为崇祯整天呆在皇宫大内,可是群臣间的蝇营狗苟,勾心斗角的举动,他是了解的透彻,京城重臣起居行动都在锦衣卫监察之下,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秘密上奏。

对于周延儒、温体仁等内阁重臣接受贿赂崇祯虽然愤怒,但是却无法给以治罪,通过锦衣卫调查得知,但凡是朝中大臣几乎人人有过行贿受贿经历,要办成事没有银两贿赂,简直是不可能。

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规矩,即便崇祯是皇帝也无法更改,除非他将满朝文武全部废掉,重新换上一批,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崇祯继承皇位以来,深觉朝廷内阁权力过大,皇命须经过内阁的批复方可生效,有心加强皇权统治,但是内阁制度乃是祖制,无法改变或者撤销,便在内阁大臣身上打起主意。

崇祯的目的是弱化内阁的作用,内阁大臣都变成应声虫传话筒,凡事只能顺着自己的旨意行事,因此崇祯即位以来频繁更换内阁大臣,终于寻觅到周延儒这位既能逢迎拍马,又能贯彻自己意图的内阁大臣。

而内阁次辅温体仁在揣摩自己的意图,实心办事方面一点也不次于周延儒。两人的区别在于,周延儒生性机敏,善于窥伺皇上意旨,而且伶牙俐齿,极善迎奉,而温体仁则相对持重一些。

周延儒和温体仁的互相争斗,是崇祯暗中纵容的结果,他认为内阁大臣之间互相争斗纠缠,对自己行使皇权,削弱朝廷大臣的掣肘很有好处,因此便有意纵容双方的争斗,甚至有意推波助澜。

因此对于台下跪伏的几位御史弹劾周延儒行事张狂,接受贿赂,崇祯非但没有怪罪周延儒的意思,反而对几位御史心生反感,因此有意杀鸡儆猴。

崇祯和颜悦色的对周延儒道:“周爱以来,尊禀圣意,一心为国,朕都看在眼里。所谓渎职溺职只说,依朕看来是有人渎奏求胜,信口污蔑与你,朕是不相信的。至于四川道试御史路振飞奏报你心腹奸险,小忠小信,朕以为恰是这位御史大人构党挟私,逞意求胜之故,爱卿无须忧心。

!!((请收藏本站-92kshu.com 就爱看书网-好书不断)。。)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五章 调度 博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一十五章 调度 博弈(2/2) 返回《明末山寨农民》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崇祯的怒火(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